意思是说我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遗憾了,需要什么言语呢。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对弟子们的临终遗言。王阳明57年的人生历程中虽历经艰险,志却坚不可摧,最终成就了其“光明峻伟的人格、表里澄澈的心灵、永恒经典的思想”。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既是一种自我的心境表述,也是给后人树立的行为标杆。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凡干事创业者只要拥有光明之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王阳明说的这八个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即:
一、死而无憾。
孔子曾经讲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而作为儒家学派忠实的信徒,王阳明很可能是秉承着孔子的这一遗志。更何况王阳明“悟道”的时候,才三十六岁左右,相对于孔子“五十知天命”而言,他走得更远。
二、“此心光明”讲的是致良知,这个时候的他,其内心已经不会再受到外在一切的干扰与影响了,包括生死。
王阳明的“致良知”,讲的是“此心不动”后所彰显出来的“道”,即:一个人的心不再受到外在一切的干扰与影响之后,回归最初最真实的自己,这个时候的“心”才是一尘不染,完全纯净,也就是所谓的“光明”。
也就是说,五十几岁的王阳明,其实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一切的沾染与影响,这就是他为什么讲“此心光明”的真正意思。而达到“此心光明”这个层次,一切言语也就没有意义了。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意思是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是阳明先生的遗言,可以说是王阳明一生的概括,也是他对世人的最后的教诲。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无不从中受益。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是要落在正心诚意上。可见,阳明先生的学说深深植于儒家传统之中。
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巨大的潜力,但都被外在的各种诱惑,被自己的欲望和缺点埋没掉了。
只有克制住自己种种的弱点,克制住欲望的诱惑,才可能使心灵中的智慧之光显现出来,照耀我们的人生之路。
我们常人身上的各种坏脾气、坏习惯,会牵引着我们不断向错误的方向走去,越走越远。而只有将这些缺点克服,我们的心灵才能更自由,才能更好地发挥本身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