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怡”字的成语有:1、心荡神怡。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同“心荡神摇”。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炀帝看了这些佳人的态度,不觉心荡神怡,忍不住立起身来,好像元宵走马灯,团团的在中间转。”
2、心旷神怡。指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心旷神怡、怡情养性、心荡神怡、怡然自乐、怡然自得等。
一、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旷(kuàng):空阔。
详细解释
1.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2.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3. 【示例】: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例句:雨后初晴,登上峰顶,遥望黄河,令人心旷神怡。
二、怡情养性:
1. 【解释】:指怡养性情。
2. 【出自】:茅盾《如何欣赏文艺作品》:“他们那时侯,把一部用文言写的诗、词、赋、曲、传奇、小说,乃至野史、笔记,视为‘杂览’,士大夫博习经史以后,不妨也阅读一番,为的可以‘怡情养性’,‘殚见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