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泥鳅的介绍

刺泥鳅的介绍,第1张

泥鳅,即大刺鳅。生长在长江、汉江及其以南水系。为小型野生淡水鱼类,目前已难以寻获。其体呈流线型,背鳍上长有16根左右的刺。因刺硬及形似细而长的小刀,故称“刺泥鳅”、“刀鳅”。“干煸刀鳅”是两湖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菜肴。特别是作为下酒菜,香脆可口,回味无穷。

比普通泥鳅头小,嘴尖,胡须小,背上刺硬,杂食,性烈。其体呈流线型,较普通泥鳅更为细长,头部稍侧扁,尾部扁而薄,游动起来速度快。体背侧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部灰黄色,背鳍上长有16根左右的刺。因刺硬及形似细而长的小刀,故称“刺泥鳅”、“刀鳅”。

1、刺鳅肌肉含高蛋白和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含量均较高,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有较佳的食用口感和较好的营养价值。

2、刺鳅科,刺鳅属。俗称:倒鳅,钢鳅,刀鳅,石锥。英文名:Spiny eel 。 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

3、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

4、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

扩展资料:

中华棘鳅的营养价值

1、含有18种氨基酸、17种脂肪酸、9种矿物元素。肌肉鲜样中,蛋白质含量为17.72%、21.42%脂肪含量为1.63%、2.66%氨基酸总量为17.47%、21.25%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14%、8.76%

2、EPA与DHA总量为4.17%、7.92%人体必需脂肪酸总量为9.53%、9.6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2.52、66.28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有补肾、补虚、养颜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棘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棘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12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