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的究竟在讲什么?

折叠躺椅2023-02-04  19

马丁·布伯在对话主义的影响下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哲学”理论,作为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马丁·布伯学说对于后世的影响已经不再停留于哲学领域。

当哲学观点中的人文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特点重新表现出来,“对话哲学”思想的深刻价值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行为与思想上,马丁·布伯依靠自己的“对话哲学”对人类个体的行为、社会活动做出了全新的归纳。

首先,马丁·布伯强调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作为伟大的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是具有独立意识与行动能力的个体,由于人类对于外界环境持有明显的“双重态度”。

个体所生活的世界便无可避免地表现出二重性特点:即“它”之世界与“你”之世界。前者在哲学中被定义为“为我所用的世界”,后者则是“我们与未知相遇的世界”。故此,马丁·布伯认为个体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我-它”人生与“我-你”人生,并提出,个体不但停留于“它”之世界,其思想、情感也在“你”之世界中游移。

其次,马丁·布伯格外重视“关系”的本体性,其将关系视为“对话哲学”体系的主题,并指出,关系先于实体,实体借由关系得出。在马丁·布伯的视角下,“我-它”关系近乎于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对于“我”这一个体来说。

世界是我征服和探索的对象,并认为,世界与“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矛盾的,对于西方哲学中所提出的统一思想,马丁·布伯的哲学体系在本质上给出了不同意见。马丁·布伯认为,在“关系”中,“我”并不能发现自身真正的意义。

真正的关系也不在“我”这一个体之中,而是存在于“我-你”这一连接之中,在这一体系下,“你”并非我的经验物、利用物,“我”也不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的“关系”。这是人类应有的真正的基本关系,借由“我-你”对话表现出来,并昭示着人生意义的深度。

马丁布伯是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马丁(希伯来语名字: מָרְדֳּכַי,Mordechai)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所罗门·布伯是犹太传统和摩西五经的著名学者,住在伦贝格(今乌克兰利沃夫)。

马丁·布伯童年时代大部分时间住在祖父那里。马丁·布伯接受的是多语种的教育:在家中说意第绪语和德语,在童年时期学习了希伯来语和法语,在中学时期又学习了波兰语。

人物影响

马丁·布伯的著作,具有富于感染力的、有时如同诗歌般的写作风格,以及鲜明的主题:重述哈西德派传说、圣经注释和形而上学对话。马丁·布伯是一位文化锡安主义者,他活跃于德国和以色列的犹太人团体和教育团体。

他还是一位坚定的在巴勒斯坦实施一国解决方案(与两国解决方案相对)的支持者,赞同在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国后,建立一个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地区性联邦。他的影响遍及整个人文学科,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哲学和宗教存在主义领域。

书名:我与你

类型:哲学.心理学

主要概念:我与你.我与它

简介:这本书的只有记住这两个概念就行,当然,还需要记住这两个概念的及其丰富的内涵,把关系只是简化为了两种,逻辑比较严密,哲学的书籍,把握了主要的概念就可以了,其他的文本基本上是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去推演的。这和叔本华就着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两个前提,还有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写的资本论是一样的。

先解释两个概念:

我与你:我就是那个认识和实践的主题,当我们认识到了我与你的时候,恰巧不在我与你当中,而是只有‘我’在思考。我与你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佛教哲学当中的那个境界),就是物我两相忘的感觉,比如:在很投入地画一幅画的时候,在洗茶具洗的很投入的时候,这个时候没有思考没有自身的一些执念。“我与你”当中的“你”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这个"物"要区别于在批判消费主义语境下的“物”。这个物是和我产生了关系的物,可以是你用了十年的钢笔,可以是你用了一年的日记本,这个物不是奴役你的,控制你的东西,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待久了,互相都了解了,相濡以沫了。(这里我插一句:读这些偏向于人文类的书籍,一定要结合语境,科学家们说的话可能都是基本达成共识的话,而人文,社科一类的书籍则不同,这些书中说的话要结合上下文,除非是一个作者写的或者是在一个框架下讨论同一个问题的人,在这些书里面概念就是一个个的木偶,目的是为了激活读者的相似经验,看明白之后就不用看他的木偶了,我这里的经验可能就和别人的不一样,读偏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一个提示)我与你是个体意识,这个“我”是独立的,具有主体性(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不断联系“你”,接通了永恒生命。

我与它:“它”在这里指的是一种主观的,凝固的对事物和人的认识。“我与它”指的是我和标签化的对象或者对一段往事的刻板印象的关系。我与它造成了孤体,孤体很自私,自恋,专断,和分离相关。

【它一部分是事物,由特征组成,归属于空间;一部分是过程,由瞬间组成,归属于时间,“它”的世界与时空相关,“你”的世界与时空无关,人不能离“它”而生,但准备仅仅拥有“它”,便不在是人了】这段话有哪味道了,“它”的世界是一系列的事物和过程,典型的就是你思考一次往事或是看历史书的时候的那种画面,罗生门就是好几个人的“它”世界,佛学里面“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说”的境界就是“你”世界,通俗来说,它世界就是我的种种偏见对世界的认识,你世界就是我的全然觉察,放下头脑里的偏见。拥有它就不在是人了,这是对无常的占有,比如说:我有一天看到了所谓上流人的生活,特别羡慕,也想纸醉金迷,然后我就天天幻想着,去占有,去索取,贪婪,迷失在了“它”世界,就是那个幻想的世界。

【只是活在现在,生命将消耗掉;只活在过去,生命将停止燃烧】

活在现在是只听从自己的生物本能,不会给自己的精神本质增添一点光芒,这个活在现在又不同于当下的力量里面的那个现在,那个当下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的觉察,骑象人知道象的脾气,这个活在现在是骑象人死了,大象疯了似的乱跑,活在过去,比如:枯禅,坐禅坐的无欲无求了,没有一点的欲望了,生命力也没有了。还有的油腻中年人,他们本可以实现自己的活力,活出自己的张力,可惜被体制化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词,里面有一个人出狱后不打报告就尿不出来,已经被体制化了,我更加喜欢哈贝马斯的说法:这是系统对生活的殖民。)

【精神不是血液,而是呼吸的空气。人只需要借助关系就可以活在精神中】

精神不是自己占到便宜时的暗自高兴,一定是与其他宏大的意义产生联系的时候的那个东西。

【唯一能将人引向苦难的,就是对苦难的信仰,它隔绝了通向皈依的道路】

对苦难的信仰是对苦难的承认和娇惯,每当我嫉妒别人,或者别人嘲笑我时,我观察那种生气的感觉,不被他左右的时候,我获得了一种自由,难以言说的快乐。

【人因为关系而与每一个"你"相连,然而“你”终将变成它,人对“你”的感觉必将经历一个失落的过程,但又必须在不抛弃的它的同时超越它,由此向着永恒的“你”走去。这不是在寻找什么:事实上,人根本就无需寻找上帝,因为上帝无处不在。偏离生活轨迹,四处寻找上帝的人,其实是多么愚蠢和绝望啊。】

这本书里有一个坑,它反复用“你,它,我”,有的带引号,有的不带,区分这个特别重要,带引号的是“我与你”“我与它”,关系里的东西,而其他的那些不带引号的就是正常的代词,结合上下文看就行了。

这段话读的时候我是比较欣喜若狂的,这和中国古代哲学里面的“道”一样,在庄子里面说“道”在那里,在瓦砾,在便溺,哪哪都有,无处不在。中庸里面有一句话:道,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是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个道,也是要君子自己的参与,慎独,有所敬畏。也是西方的“上帝”也是我们误解的一个词,不是救赎你的神,不是活菩萨,如果我到处看一种心病,希望有人救救我的,那么救世主就是遥远的救世主,可是如果我主动和一个或一些“你”发生关系,救世主就是无处不在的,我想起来心灵奇旅里面的两条鱼,小鱼问大鱼,我要寻找的是大海,这周围全是水,这周围就是大海。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都是为了回答一些大问题,在一些问题上,他们都在不同的角度说着同样的东西,这让我很开心,每次读到这些相似的地方,发自内心地开心啊。都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关乎人性解放的事,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啊。

【关系的世界有三个维度:与自然共处,与人类共处,与精神本质共处。形象苛求的静默,人类爱恋的话语和众生启迪的寂静,三者皆是通往“你”之现在的入口】

好,又遇见了,看见一幅画足够美,我不会急于评价,我基本上先臣服于这一幅画,人类爱恋的话语,还有众生启迪的寂静,和在《道德经》中有: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即。让几位哲人跨时空在我笔下相遇,这很神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898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