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素养

什么是法律素养,第1张

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是指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

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决;

三是用法能力,即个人将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内化后,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行为的体现。

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九条 【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条 【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1、牢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关键

的十七大、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国家治理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更加明确了“坚持依法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当代大学生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的理念。

2、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知识,是新时期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

法治知识概念比法律知识概念内涵更深,外延更广。 因此,要培养和造就新时期大学生的核心法治素养,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普通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更新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拓展法治知识的储备,丰富法治知识的结构。

3、健全的法治意识是新时期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精神要素

法、尊重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二、增强规则意识,明确守法是所有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意识,增强三个过程意识, 必须明确“过程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过程工作,按照过程的要求,形成过程观念; 必须提高四平等意识,自觉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 五要强化权利意识,依法维护权利,尊重保障他人权利,维护自身权利,以法律为武器自觉与一切侵害和不法行为作斗争。

4、严格的法治思维,是新时期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思维能力要求

法治思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确立的基本思维模式。 大学生是新时期国家建设的核心力量学习和运用法治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法治思维模式是指运用法律的思维,是基于法治自身固有的运行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大学生建立法治思维,就是要建立依法的权力思维、理性平等的权利思维、依法办事的程序思维、自主的法律责任思维,提高对法治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93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