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军都督府的职能是做什么?

明朝五军都督府的职能是做什么?,第1张

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中经历了许多个朝廷的变更。历史的兴衰和人物的更替,才有了现在辉煌的中国,在这样的历史兴替中,产生了无数的名人志士,也有许多文化得以保留,才有了现在。我们学习的儒家文化,还有一些武术文化等等的传统文化都为我们所拥有,在封建帝制的统治下,黄泉是至高无上的。从秦朝开始就开始黄泉之上,加强中央集权,是以后每个朝代都在做的事情。到了清朝的时候,封建帝制不再适合国家的发展,导致列强开始入侵中国,那么我们今天来谈一谈明朝的一些政府职能,五军都督府,主要作用是和兵部之间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一丶分担权利

从唐代开始就将皇权以下的权利分给多个部掌管这些不开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免出犯上作乱,明朝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就是这样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可以分担一部分并不的权利,众所周知,兵部是国家的最重要的实力,如果兵不造反,那么皇上也没有办法去镇压住他,所以说都五军督府我可以制约兵部的一些权利。二丶加强皇权

封建帝制的一系列的操作都是来加强皇权,那么成立五军都督府也不例外,加强皇权。明朝时候的军队实力是非常膨胀的,所以朱元璋就必须想方设法削弱一下兵部的势力,他就会成立五军都督府来制约兵部的实力,从其职能上看,是掌天下的兵马大权是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三丶管理、统辖军队

五军都督府是大都督府的继承,尽管伴随着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但是作为军政机关,他的基本职能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五军都督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调拔罐并整顿军队,实行少次啊。吴敦军都督府成立之后,由开始的管理军队统辖军队的职能变为开始受到皇上的直接命令。由皇上直接命令,那么就实现了皇权对军权的最大控制,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就是为了控制军权,防止军权尤为的膨胀。

1、唐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逐步确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为三种类型:府、都督府、都护府。

2、府 是唐王朝统治核心区内正常行政辖区,军事、民政、人事、税赋都在朝廷的绝对管辖下。

3、都督府

都督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 都督由辖区内势力首领担任。需要向朝廷纳税,需要上报户口户籍。首领不再有“国王”、“单于”的头衔。名义上是唐王朝官员中的一份子。

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也就是说:都督府范围内,军事、民政,名义上都在唐王朝的管控之下。但是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名义上是唐朝的一个地方辖区,实际是还是独立王国。

4、都护府

都护府,也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抚慰诸藩,辑宁外寇”。也就是说,只是唐王朝在辖区内驻扎一定的军队,震慑管辖区内臣服大唐的各方势力。辖区内的各个势力头领,依然使用各自的头衔,比如“高昌国王”、“龟兹国王”等等。唐王朝也不能管理干涉地方的军事、民族,也不向朝廷征税。是一种象征性存在。像是俄罗斯的“独联体”

都护府最早起源于唐朝,是政府在边疆以及新征伐到的地区设立的特别行政机构,负责边疆少数民族事务。

都督府则建立在内地比较重要的地区,管理地方军政,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直辖市。

都护府职业主要是针对新归附的少数民族,对其有“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之能,总结起来就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

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先后建立了安东、东夷、安北、单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个都护府。

都督府的历史比都护府要悠久很多,可以追溯到东汉光武帝时期的督军御史。到了曹魏时期,将其制度化,两晋时期,都督一般兼任地方刺史,集军政于一身。因此在后周时期,又将都督称作总管,李渊就曾做过安州总管。

唐朝又将总管改回了都督,贞观年间,唐朝全境共设置都督府四十一个。

都督的职业有“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以及地区的行政事务。

由于都督府的权力过大,因此也成了唐朝末年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92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