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管虫的生活习性

巨型管虫的生活习性,第1张

在人类进入大洋底部之前,对这种生物从所未闻。1977年人类发现这种生活在洋底火山口附近的巨型管虫。科学家惊讶地发现,以火山的热量为能源,在每个火山口附近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非常独特,因为它们完全不依赖太阳提供的能源(既不直接依赖,也不间接依赖),它们并不需要什么上层海洋落下的食物,它们依赖的是那些火山口附近的细菌,而这些细菌是利用火山口的热量和火山提供的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合成。热水在那里通过岩石的缝隙循环,这些火山口看起来都“冒着黑烟”,因为它们释放的物质是黑色的。这些成年巨型管虫可以长到8英尺长,没有嘴,也没有内脏,只靠居住在它们体内的共生细菌来提供能量。当它们幼小的时候,长着嘴和内脏,从而可以让细菌沿着这些器官进入它们的体内,当巨型管虫长大,嘴和内脏就消失掉,而把细菌困在体内。巨型管虫的管子是由坚硬的几丁质构成,许多远古生物的甲壳往往就是由这种物质构成。它们形成了大洋底部火山附近的森林,在这个“森林”中,科学家发现有虾和螃蟹的整个群落生存。科学家相信这些无脊椎动物就是靠一小点一小点地咬下巨型管虫上的红色顶端(巨型管虫的呼吸器官)来作为食物。

巨型管虫和共生的细菌合作的过程是:巨型管虫利用其顶端红色的呼吸器官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以及火山释放的硫化氢,并把它们输送给体内的共生细菌,细菌通过对它们的化合产生能量。有了能量和二氧化碳就都好办,因为有这些条件就已经和植物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机制类似了,细菌就这样制造出有机物,一部分供应自己,另外一部分供应给巨型管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91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