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进餐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排泄活动、整理习惯和作息习惯等。
(一)小班
1.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园、餐饮、盥洗、如厕、睡眠等环节,它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程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良好的生活能力不但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而且还能在满足幼儿生活需要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养成教育、文明习惯教育。因此,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主要作用
(1)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既是幼儿的自然生活活动,也是幼儿园的一种教育活动(广义),通过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实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对幼儿生活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保持敏感,关注幼儿的生活活动,抓住可利用的教育时机,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2)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幼儿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独立生活,因此,生活技能的习得将决定着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速度和发展。然而生活技能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既枯燥又困难,将幼儿园生活活动与幼儿园游戏相结合,以游戏的方式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自主活动的愿望,使幼儿乐在其中。
(3)生活活动也是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需要练习和操作。无论是生活技能的掌握还是幼儿生活习惯的形成,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需要在真实情景中通过生活、游戏、练习等方式的巩固。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矫正,帮助幼儿将生活经验转变为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