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第1张

数据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接收者对信息识别后表示的符号称为数据。数据的作用是反映信息内容并为接收者识别。声音、符号、图像、数字就成为人类传播信息的主要数据形式。因此,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扩展资料:

比如,有人说“人的嘴巴上方有鼻子,鼻子上方有眼睛”,因为这是预料中的事,所以你从这个消息中得到的信息量很少。但如果有人说“人的鼻子上方有嘴巴,嘴巴上方有眼睛”,就会让人很震惊,因为这是预料之外的,这样的信息量就很大。这说明了:一个消息越不可预测,它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事实上,信息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信息量是指从N个相等的可能事件中选出一个事件所需要的信息度量和含量。从这个定义看,信息量跟概率是密切相关的。

在信息的处理中,信息载体能够反映信息内容。通过提高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人类不断增加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一条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可以帮助工厂获得巨额利润,一条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重大损失,一项重要的军事情报可以使己方以少胜多……信息已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信息资源。

迅速而准确地传输信息,历来都是与经济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早在语言产生之前,人类便有绳、号角、击鼓、火光一类原始的通信工具。在中国境内,至今尚留存着不少烽火台遗迹。

当边境出现敌方入侵时,相邻的烽火台就会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把紧急信息迅速接力传递下去。随着人类语言的形成、数字计数的运用、印刷技术的传播、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传输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概率论中,用P(x)表示在N个相等的可能事件出现某一个事件的概率,即P(x)=1/N。信息量I(x)定义为:I(x)=log2N = -log2(1/N )= -log2P(x)结合概率论知识,推而广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称之为熵H(x)公式来表示一大堆数据带来的平均信息量。

注意:这个平均信息量不是算术平均,是概率论的统计平均——数学期望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据与信息

数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也包含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另一种形式的数据,这种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接收者的行为。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和有用性。

关系: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具体如下:

一、概念不同

1、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2、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

二、特点不同

1、信息

(1)消息x发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见,信息量(我们用I来表示)和消息发生的概率是相反的关系。

(2)当概率为1时,百分百发生的事,信息量为0。

2、数据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三、分类不同

1、数据

按性质分为

(1)定位的,如各种坐标数据。

(2)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3)定量的,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4)定时的,反映事物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信息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扩展资料:

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数据与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72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