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围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围城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一共换了三所大学,最后从骗子那里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文凭,与苏文纨乘坐一条船回到中国。以前做同学的时候,苏文纨看不起方鸿渐,她自命清高,所以没人敢攀高。

2、这次一起回国时,她又不讨厌方鸿渐了,准备向他示爱。但方鸿渐竟然被放荡的鲍小姐引诱了。苏小姐很妒忌。然而鲍小姐刚走,她就马上打扮得漂漂亮亮来找方鸿渐。

3、回上海后,方鸿渐住在去世的未婚妻周淑英家。周淑英的父亲是银行经理,就是他家出钱让方鸿渐留学的。周太太向方鸿渐打听苏小姐的情况,想认她当干女儿,这让方鸿渐很惊慌。

4、方鸿渐回老家后,当地的校长想请方他为学生们做演讲,谁知方鸿渐竟对学生们讲起鸦片和梅毒来,场面非常尴尬。

5、方鸿渐回到上海,出于礼貌去拜访苏文纨,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和赵辛楣。辛楣和文纨青梅竹马,辛楣对文纨一往情深,可苏文纨的心思却在方鸿渐身上,因此赵辛楣对方鸿渐产生敌意。

6、方鸿渐偷偷去看唐晓芙,并暗中与她恋爱。赵辛楣醋意大发,抓住一切机会奚落方鸿渐。在一次聚会上,故意将方鸿渐灌醉,让他当众出丑,不料苏小姐送方鸿渐回家,这让赵辛楣感到失望。

7、方鸿渐不爱苏小姐,无意与赵辛楣为敌。苏小姐得知他喜欢唐小姐后,恼羞成怒,将方鸿渐的丑事抖出。唐晓芙退回了方鸿渐写给她的情书,并要方鸿渐把她的信也全部退回。方鸿渐开始不住的心痛。

8、方鸿渐丢了在报馆里的差使,赵辛楣介绍他到三闾大学去任教,而随后赵辛楣也来到了三闾大学。

9、赵辛楣、方鸿渐、孙柔嘉、李梅亭四人到了三闾大学。方鸿渐被聘为中文系副教授。

10、方鸿渐在一次晚宴上听范小姐说陆子潇追求孙柔嘉,他想自己并未爱上孙小姐,何以不愿她跟陆子潇要好。孙柔嘉已对方鸿渐有好感,故意向方鸿渐。方鸿渐对孙小姐虽然只是朦胧有些好感,却心生妒意。

11、赵辛楣与中文系主任汪处厚的年轻太太出轨,而老校长高松年也对汪太太抱有非分之想,就向汪处厚揭发,赵辛楣只得离开,他到了重庆进了国防委员会。

12、赵辛楣走后,方鸿渐也不想呆下去了,筹划推掉聘书,并在信中指桑骂槐。谁知他并未接到聘书,孙小姐倒是有聘约但她退掉聘书与方鸿渐一同离开。

13、方鸿渐与孙柔嘉在香港举行了婚礼,在香港遇到赵辛楣和苏文纨。苏文纨怠慢了方鸿渐和孙柔嘉,孙柔嘉感到委屈,与方鸿渐大吵一顿。

14、回到上海后,孙柔嘉要先回娘家,婆婆嫌孙柔嘉架子太大,常常指桑骂槐地撩拨她和儿子的关系。孙柔嘉的妯娌也对她挑剔不断。方鸿渐也和她争吵不断,他们都想按着自己的意志,结果经常发生冲突。

15、夫妻结合犹如冤家,把对方当作出气筒。柔嘉让鸿渐到她姑母的厂里,而鸿渐想到重庆去找赵辛楣,两人为此事又大吵一顿,最后鸿渐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大街上闲逛,最后还是决定回家与柔嘉和好,等他到家时发现柔嘉已经走了。

扩展资料: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参考资料:

围城   百度百科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江南某县一个乡绅的儿子,性格善良懦弱。读大学时,他听从父命,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订了婚。未婚妻早逝,岳父资助他在欧洲读了四年书。留学期间,生活散漫,学无所成,临回国之前,只得买了一个假的博士头衔来搪塞家人。在归国的法国游轮上,方鸿渐结识了女博士苏文纨。还与性感的鲍小姐有过一夜风流。淞沪会战后,他来到上海,在岳父的银行中做事。在与苏文纨的交往中,方鸿渐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并且爱上了她。小报编辑赵辛楣是苏文纨忠实的追求者,他把方鸿渐看做情敌,对他处处为难。苏文纨钟情于方鸿渐,但却发现方鸿渐无意于她,于是恼羞成怒之下,设法拆散了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的爱情。经过这次事件,爱情在方鸿渐的心里已经死去。最终,苏文纨嫁给了“新派诗人”曹元郎,两个爱情的失败者——方鸿渐与赵辛楣倒成了好朋友。后来,因为惹怒了岳母,方鸿渐辞去银行职务,和赵辛楣同赴三闾大学教书。同时一起前往的还有孙柔嘉、李梅亭、顾而谦等人。

三闾大学是又一个明争暗斗的是非之地,方鸿渐与赵辛楣在感情和事业上再次受到打击。赵辛楣辞职去了香港,方鸿渐却陷入了孙柔嘉的爱情圈套,并最终与她结了婚。不久以后,方鸿渐与孙柔嘉一起离开了学校,回到上海。二人的感情本来就不牢固,婚后不断因琐事而争吵,又由于双方家长的介入,感情进一步恶化。孙柔嘉愤然离家出走,方鸿渐心中一片茫然。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传世佳作。它以抗日战争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再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其中的知识分子虽然多数都受过西方的文化教育,但是在病态的社会土壤下,成长为一群庸俗、自私、麻木的特殊人群。作品的主题隐喻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思考人生,洞察生命的哲理,《围城》颇似国外流行的智性小说,内涵丰富、奥妙无穷。

《围城》作为一部学者小说,在艺术上,有着卓然不群的风格。小说运用近手喜剧的手法表达了一种悲剧性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感受到的或多或少的虚无感和比较强烈的不满情绪:方鸿渐灰暗的心灵,在生活和事业上一事无成的空谈之中,都蕴涵了作者的这种思想情绪。作品视角独特、语言犀利,以讽刺和比喻手法贯穿始终,让人在忍俊不禁的笑声之中默默体味到某种沉重感和无奈感。小说的独特手法开辟了现代小说的新领域。

《围城》一经发表,立刻风靡一时,引起多方争议。对这种争议和猜测,无奈的钱钟书戏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42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