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煮鸡蛋

如何煮鸡蛋,第1张

1、在煮之前先将鸡蛋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下,在浸泡的同时,锅中加入凉水,慢慢加热至温水,然后将浸泡之后再将鸡蛋放入温水的锅中。2、煮一会儿鸡蛋后,要用筷子拨动鸡蛋,让鸡蛋均匀受热。3、水开后,继续煮5-8分钟即可。

煮鸡蛋时火不宜太大,鸡蛋是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因此,鸡蛋既不能煮半熟也不能煮得时间过长,一般在水沸腾后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

煮鸡蛋的正确方法

1、我们首先先将鸡蛋清洗一下,有的鸡蛋表面可能有一些脏东西。然后就将鸡蛋放入锅中,加入冷水,这里记住一定不要加热水。不然鸡蛋壳非常容易被煮破。水量的话刚好没过就可以了。

2、我们先向里面加入一大勺食盐搅拌。然后用冷水浸泡几分钟,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就不容易凝固了。然后先开大火,烧开之后就把火关小一点,用大火的话壳很容易就被煮破了。煮的时间大概在八分钟左右,这是最合适的时间。但是这个数据还要具体看鸡蛋的大小,如果是比较小的蛋或者是山鸡蛋,时间可能还要缩短。

3、煮熟之后。我们就在一个碗中倒上一些矿泉水,然后将鸡蛋放入里面,最好不要用生水,里面的细菌会透过蛋壳浸进去。

扩展资料

煮鸡蛋的技巧

1、鸡蛋的蛋壳是否好剥掉,这跟煮鸡蛋的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水温比较低的话蛋清不能快速的凝固,鸡蛋壳也就比较难剥掉。如果是水烧开后再熬煮鸡蛋则会让蛋白更好的定型,比较好剥壳。

2、在煮鸡蛋的时间上也要控制好,熬煮3分钟的时候蛋白比较的软嫩,蛋黄是处于流动状态4分钟的蛋白比较柔软,蛋黄虽然可以流动但是相对也会硬一些6分钟的蛋白柔软且处于凝固状态,蛋黄也呈现凝固光滑的状态熬煮10分钟蛋白和蛋黄都是凝固的状态熬煮15分钟就是一颗煮熟的鸡蛋。

3、鸡蛋煮熟后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差不多一分钟左右,然后再剥壳会比较容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24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