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君是秦朝第一大力士,武力高超,为何他会成为第二个荆轲?

导诊2023-02-03  34

    沧海君史记作"仓海君",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秦灭韩后见到他,他是一个大力士,于前218年在博浪沙用铁椎狙击了秦始,但很不幸,失败了。

     秦国当时有不少人为避徭役和战乱逃亡到朝鲜半岛,其中就有不少韩国人。有一部分韩人迁到了濊国境内,他们怀有对秦的深仇大恨,故对同为韩人的张良要求刺秦的想法感同身受,张良于是决定去遥远的濊国寻找刺秦帮手。他找的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而这位大力士是一位对秦怀有国恨家仇的韩国人,故愿意冒死刺杀秦始皇。这应该就是历史的真相。

     在秦朝时,张良是刺杀秦皇的第一人,但他却没有荆轲有名。荆轲刺杀秦王被世人称为英雄,而这位沧海君,却鲜为人知。沧海君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物,他的国家也由于秦始皇灭国的时候被灭了,于是他便跟张良一起准备刺杀秦始皇。本来沧海君凭借他的实力是有可能杀掉秦始皇的,但是由于当时秦始皇的叔父非要坐在最好的轿子之中,不然不能显示出尊贵的地位,所以倒霉的只能说秦始皇的叔父了,而秦皇也逃过一劫。结果是秦始皇没有死掉,沧海君反而成为了下一个荆轲。

     而在最后,沧海君也不幸的死在了秦始皇的士兵手中。不过虽然沧海君死了,但是他却给秦始皇带来了很大的惊慌。在这之后,秦始皇下令将方圆百里的人们全都杀光了,可见连座制度毫无人性,张良和沧海君也因此为百姓带来了灾难,最后张良跳下山崖大难不死,最终帮助刘邦一统天下。沧海君最终也名留青史,受后人敬仰   。

历史上,是有沧海君这个人的。

《史记》中也写成”仓海君“,是秦时东夷濊人的一个君长。张良在秦灭韩后向东见到他,并从他这得到了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铁椎狙击了秦始皇。

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也常有缺损,所以有的这个人未必是我们想的那个人

历史上刺杀秦王的有5个人。

1、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2、秦舞阳

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年少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后于公元前227年(此时岁数不详)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后来事败,荆轲被冲上殿来的武士杀掉,至于随行的秦舞阳,《史记》中并没有交待其下场,估计也被杀害了。

3、高渐离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后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就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可是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他了。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向秦王的头部猛砸,想杀死他,但失败被杀。

4、仓海君

沧海君(cāng hǎi jūn)史记作”仓海君“,秦时东夷濊人(秽人)的一个君长。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秦灭韩后向东见到他,从他这里得到了一个大力士,于前218年在博浪沙用铁椎狙击了秦始皇。

5、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今原阳县的东半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

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

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力士是否逃生则没有任何记载)。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幸免于难,但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使张良得以“逍遥法外”,后来不了了之。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舞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渐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沧海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824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