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达悟族,旧称雅美族,是台湾岛内惟一原来居住在兰屿岛上地少数民族。他们可以用整块原木
雕刻成小木舟,结网捕鱼更是他们地拿手活儿。
2阿美族,是台湾人口最多地少数民族,分布在雾溪以南地花莲、台东地区。
3泰雅族,集中居住在埔里以北地山区,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却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尚武好
战,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地风俗。女性都擅长织布,织布地技艺是各民族中最精湛地一族。
4排湾族,是台湾第三大少数民族,石雕、木雕是他们民族地传统工艺。
5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山区。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最神秘地特殊地祭典“矮灵祭”,每两
年举行一次。
6邹族,原称曹族,大多数居住在玉山地西南以及阿里山一带。他们集会地处所中都有部落象征
地敌首笼和火具箱,均与战争有关。用藤竹编篮,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地工作。
7卑南族,该族分布于台东平原,接受汉化及农耕技术地年代很早。在社会组织上,会所是他们
地政经中心。
8鲁凯族,分布在中央山脉地南段。在原始艺术地表现上,非常优秀和细腻,尤其是女人地织布
和男人地木雕。
9布农族,是台湾各民族居住海拔最高地一族。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时地歌唱,即是享誉世界地
“八部合音”,也叫着布农合音。
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台湾岛东部有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1、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2、卑南族
卑南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族群分布在台湾岛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以及花东纵谷南方的高山地区。族群主要居住于台东县境内,语言属南岛语系。
3、太鲁阁族
太鲁阁族 (Taroko, Truku) 原居住于南投县仁爱乡静观部落,十七世纪跨越中央山脉迁移至花莲县北部。
日据时代日本文化人类学者将其列为泰雅族的亚族,经过一个世纪的争取,终于在2004年1月14日在台湾获得官方承认,成为第12个台湾原住民族。
4、邵族
邵族自称“以达邵”,跟台湾一个大部族布农族自称“Bunun”,也是“人”的意思。主要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中国政府将其定为高山族第10族。
5、赛德克族
赛德克族是高山族的一支,分布在台湾中部及东部山区,相传以中央山脉的白石山为发祥地,数百年前部分族人陆续迁徙至花莲县太鲁阁溪、立雾溪及木瓜溪河谷两岸,形成“东赛德克族”(即太鲁阁族);留在南投县仁爱乡浊水溪上游一带的族人则称为“西赛德克族”。
男生以无袖、无领、短背心,配上丁字裤。女生方面以斜系手织方巾配上短裙,所有手织衣物都是以白色为底,黑,蓝相间的色彩。
达悟族的制陶粗犷、朴实、木雕规则而细腻﹝由其是大船的雕刻﹞男生以银盔或黄金饰物最为特色,是在原住民当中唯一有冶金工艺
的民族。
达悟族的刀分成两种,一种为大刀并没有刀鞘,一般刃身长约40公分以上;另一种则是短刀。刀身长33公分,族人把它挂在肩上。
刀鞘的构造一面是密封,另一面则是半截木板,将刀刃外露,当遇到出殡、夜间捕鱼或拜访别村的时候,担心途中遭受恶灵的侵犯,于是携带长矛、大刀或小刀,作为驱逐抵御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