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是鸣声幽雅的禽鸟,不同的诗指代的也不同。如“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出自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这里代指鹦鹉。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文人骚客选用鹦鹉来作诗,例如通过描写鹦鹉的被困笼中,表达了对受压抑的歌妓的同情,并写出她们要求自由解放的愿望,表现了诗人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
含有幽禽鹦鹉的诗句:
1、“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晁补之《临江仙》。(这里幽禽指杜鹃)
翻译: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
2、“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方孝孺《鹦鹉》
翻译:幽禁的禽鸟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境。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诗中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诗中所指的“幽禽”指的是一种鸟类,而这种鸟类是能发出一种鸣声幽雅的禽鸟。
由于古代文人在所做诗词中所指的“幽禽”会根据诗句的情境变化略有不同。
在古代,文人看似写幽禽,实则托物言志。用幽禽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情绪,或者表现自己对往事的一种追忆之情。
鸟类特征
鸟类的身体基本结构适应于飞翔:鸟类的前肢从不用于行走,它们已演化为翅膀;它们的骨骼大部分是中空的;外形呈流水线型,从整体看来形成梭形;其喙在前,飞行时能将空气辟开;胸部肌肉特别发达,两翅能有力地扇动;扁平型的尾部如舵。
鸣声幽雅的禽鸟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在明代方孝孺的诗中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里指鹦鹉的鸣声。
唐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陆游 《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高启 《天平山》诗: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诗中,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
明方孝孺《鹦鹉》诗: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这里的幽禽指的是鹦鹉的鸣声。
释义:幽禁的禽鸟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境。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赏析:被囚禁的鹦鹉,仍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只是因为它会学人说话这门本领,就被人捉,被人关在笼子里终生不得出去,表示有的本领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却会带来灾难,借喻有的人貌似有过人的本事,却也因此而终生不能幸福快乐,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