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和白鲢的区别

花鲢和白鲢的区别,第1张

花鲢和白鲢的区别:

一、体色不一样。这是白鲢花鲢最直接的区别。白鲢体色整体都是比较白的,特别是两侧面和腹部,都是非常的白。而花鲢不一样,花鲢两侧它是黑白相间的鱼鳞覆盖。清水塘想,这也应该是它们名字上区分的意义,白鲢就是都是白色的,而花鲢因为鱼鳞黑白相间像花一样。

二、身体大小不一样。花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大头鱼,因为它的头确实大。相比较而言,白鲢的头明显比花鲢头更小。整体来说,白鲢头更小,身子占据绝大部分,而花鲢头很大,头部几乎占据整个身体的一半左右。这也是区分白鲢和花鲢的好办法。

三、腹部情况不一样。白鲢腹部鱼鳍处有些明显的折印,而花鲢没有。相比较,花鲢腹部鱼鳍处非常的平滑。另外,白鲢两侧的侧线看上去也是很明显的,而花鲢不容易发现。

主要区别是,品种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品种不同

1、白鲢

白鲢别名鲢子、白鲢、边鱼,属鲤形目、鲤科、鲢属、鲢种。

2、花鲢

花鲢别名鱃鱼、皂包头、皂鲢、黑包头鱼、鳙头鲢、包头鱼、胖头鱼等,属鲤形目、鲤科、鲢属、鳙鱼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白鲢

体侧扁,稍高,腹部扁薄,从胸鳍基部前下方至肛门间有发达的腹棱。头较鳙小。吻短而钝圆。口宽大,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后端伸达眼前缘的下方。无须。鼻孔的位置很高,在眼前缘的上方。眼较小,位于头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稍隆起。背鳍基部短,胸鳍较长,尾鳍深分叉,两叶末端尖。 腹腔膜黑色。

2、花鲢

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无须。眼小,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鼻孔近眼缘的上方。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三、生活习性不同

1、白鲢

鲢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产卵群体每年4月中旬开始集群,溯河洄游至产卵场繁殖。产卵后的成鱼往往进入饵料丰盛的湖泊中摄食。冬季,湖水降落,成体多数到河床深处越冬,幼体大多留在湖泊等附属水体深水处越冬。冬季处于不太活动的状态。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但是鱼苗阶段仍以浮游动物为食。 喜在沿江附属静水水体肥育,冬季回到干流河床或在湖泊深处越冬。

2、花鲢

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性成熟时到江中产卵,产卵后大多数个体进入沿江湖泊摄食肥育。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每年4~10月份摄食强度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鲢

白鲢和花鲢鱼的区别是:

1、首先从外观上来看,花鲢的体侧有黑褐色斑块,形状不规则,遍布鱼的侧身;白鲢的体侧则银光闪闪,没有色斑,看起来非常白净,这是两者最直观的区别。

2、其次,花鲢也被称为胖头鱼、大头鱼——顾名思义,这种鱼的头部很大。一般而言,花鲢的头部能占到整个体长的1/3左右,而白鲢的鱼头则占体长的1/4左右。相比之下,花鲢的头部所占的比重更大,用来制作“剁椒鱼头”这道名菜的首选材料也正是花鲢的鱼头。

3、在外观上,白鲢和花鲢还有另外一个区别,体现在胸鳍下方的腹部区域。如果用手指触摸花鲢的胸部,触感是柔软光滑的,触摸白鲢的胸部则能够明显感觉到一条棱线。这是因为白鲢的腹部有一条完整的腹棱,而花鲢的腹棱则不完全,只存在于腹鳍和肛门之间。

4、一般情况下,通过鱼身的体色就能一眼区别出花鲢和白鲢,不过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花鲢和白鲢体色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出现体色变异的现象。这时候再结合鱼头的大小、腹棱的特征,基本上就能将两者区分开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86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