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1张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

在美国的企业中,由于普遍实行经验管理,由此造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本家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工人就用“磨洋工”消极对抗,这样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当然不会高。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

(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

(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2、挑选头等工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头等工人,既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他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

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为了挖掘人的最大潜力,还必须做到人尽其才。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对某一项工作,必须找出最适宜干这项工作的人,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最适宜于这项工作的人的最大潜力,才有可能达到最高效率。因此对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要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即头等工人。

3、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他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于是构成了一种科学。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4、计件工资制

泰勒认为,现行工资制度所存在的共同缺陷,就是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能满足效率最高的原则。例如,实行日工资制,工资实际是按职务或岗位发放,这样在同一职务和岗位上的人不免产生平均主义。

于是,泰勒在1895年提出了一种具有很大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方案。其主要内容是:

(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

(2)制定差别工资率。

(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

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

泰勒进一步宣称,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

6、建立专门计划层

泰勒主张:“由资方按科学规律去办事,要均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

泰勒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即找出标准,制定标准,然后按标准办事。要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应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找出和制定标准的工作。

7、职能工长制

泰勒不但提出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而且还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而代之以“职能式”的组织,实行“职能式的管理”。

8、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扩展资料:

泰勒的科学管理社会影响: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今天,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尽人皆知的,主要要探讨的是泰勒先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管理学的贡献和重要意义。在我看来,理论是次要的,而方法则是无比重要的,理论可以过时,也可以被新理论代替,而方法则具有更多的生命力,能够对后继理论和实践提供更多指引,因而具有更加深远和根本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勒的科学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理论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其一,把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泰勒认为,工人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甚至每种动作都会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形式,用在同一类工作中的工具也会非常繁多。

工厂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经过准确、精密、持续的动作、工时和工具研究,找出最佳动作、最短工时和最适当的操作工具,进而将其确定为工作标准。

其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在传统管理中,工人被随意分配到不同工作岗位,但并非每一位工人都适合从事工厂中的任何一项工作。科学管理要求管理层必须对照工厂通过科学方法所确定的工作标准,研究每个工人的工作潜力,从中挑选出最适合某项具体工作的人选。

其三,精心培训工人。经过精心挑选的工人,要按照工厂所提供的最佳方法和最适合的工具开展工作,不可以按照工人自己的想法去做选择。这就要求工厂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掌握如何使用管理层所确定的最佳工作方法与适当工具。

其四,管理层与工人保持友好的密切合作。

传统管理中,每日要完成的任务量和工作方法,都由工人独自决定,管理层只是一个严厉的监工和简单的经济刺激者。

泰勒认为,管理层要在提高生产效率中承担更大的职责,要负责为每一位工人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提供履行计划的最优方法与工具,并在生产中给工人以帮助,工人的责任只在于不折不扣地按管理层的要求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一方面给工厂带来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要使工人取得比同级别其他工厂的工人更高的工资待遇,从而使劳资双方和谐共处、密切合作。

扩展资料

弗雷德里克·泰勒,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也有人称他为“理性效率的大师”。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一系列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当代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都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81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