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怎样循环的?

水是怎样循环的?,第1张

水循环过程:

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

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

扩展资料:

水循环的形成原因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环节

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循环

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概述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7%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水循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的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干预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环境中许多物质的交换和运动依靠水循环来实现.陆地上每年有3.6×1013 m3的水流入海洋,这些水把约3.6×109 t的可溶解物质带入海洋.

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

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由于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无害化,这是水的自净作用.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动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

地球上的水,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它无处不在,通过蒸发、冷凝、降水等连续不断地循环。水的循环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蒸发和蒸腾的水分子进入大气。

吸收太阳辐射热后,水分子从海洋、河流、湖泊、潮湿土壤和其他潮湿表面蒸发到大气中去;生长在地表的植物,通过茎叶的蒸发将水扩散到大气中,植物的这种蒸发作用通常又称为蒸腾。据估计,在一个生长季中0.4公顷的谷物几乎就可以蒸腾200万升的水,等于同等面积内43厘米深的水层。通过蒸发和蒸腾的水,水质都得到了纯化,是清洁水。

第二步是以降水形式返回大地。

水分子进入大气后,变为水汽随气流运动,在适当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以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降水不但给地球带来淡水,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同时,还能净化空气,把一些天然的和人为的污物从大气中洗去。

降水是陆地水资源的根本来源。我国多年来平均年降水量为632毫米,而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是834毫米。

第三步是重新返回蒸发点。

当降水到达地面时,一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一部分从地表流掉,补给河流。地表的流水,即径流可以带走泥粒,导致侵蚀;也可以带走细菌、灰尘和化肥、农药等,因而径流常常是被污染的。最后千流归大海,水又回到海洋以及河流、湖泊等蒸发点。这就是地球上的水循环。

推动这种循环的永恒动力是太阳辐射。进入到地球上的太阳能约有23%消耗于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的蒸发上,当水汽凝结时,这些能量又重新释放出来。就全年平均情况来看,大约从北纬40度到南纬30度是一个广大的辐射过剩区域,而极地周围的高纬度地区是辐射亏损区。海陆之间,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亏损和盈余。只有把热量从盈余的地区向亏损的地区输送,才能达到全球的能量平衡。而水分循环是这种能量输送的主要途径之一。水在海洋中能够形成洋流,水又能够以气液相变的形式来大量地储存和输送能量。这种能量输送保持了全球的能量平衡,使得辐射的亏损区不至于太冷,辐射过剩区不至于太热,为生物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生活环境。

有时水循环会出现一些较特殊的情况。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区,自大气层降下的不是水而是雪。落在极地区或山地的雪积久可成冰,水因此得到保存,算是退出循环,退出时间一般为几十年、几百年或几千年。因此,冰雪的固结与消融,影响着参与水循环的水的总量,进而影响全球海面变化。

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库。如果全部融化,海洋的水位就会上升大约60米,这意味着各大洲的沿海地区、包括许多世界级大城市都将被淹没,海平面将达到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的20层楼那么高。

水分循环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这种海陆之间的水分循环外,海洋有自己的洋流等水圈内部的水循环;大气圈里有随着大气环流进行的大气内部水循环;大气圈与陆地之间,大气圈与洋面之间,有着水汽形成降水,降落的水分又被蒸发的直接循环;岩石圈上存在着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换与循环;生物体内也有着生物水的循环等。

水分循环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无论是大气、海洋、地表还是生物圈中的水,都纳入了一个综合的自然系统中,水圈内所有的水都参与水的循环。像人体中,从饮水到水排出体外只要几个小时;大气中的水,从蒸发进入大气,到形成降水离开大气,平均来说,完成一次循环要8~10天;世界大洋中的水,如果都要蒸发进入大气,完成一次水分循环的过程,需要3000~4000年。

水分循环系统是一个水的自然净化系统。水不断地从潮湿的表面蒸发,或者从植物表面蒸腾,当水蒸气进入大气时,大部分杂质留下来。雨水到了地面经过沙石的过滤和沉淀,成为洁净的水。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海洋起着巨大的作用。太阳、海洋和大气像一个巨大的蒸馏装置,时刻不停地运转着。

由于水分循环的存在,使得水成为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使全球的水量和热量得到均衡调节。正是由于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不停息的水分循环,才使得大气圈气象万千,使得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假如水分循环停止,将再也看不到电闪雷鸣、雨雪霜雹;再也没有晴、雨、阴、云的天气变化;再也看不到江、河、湖、沼;当然更不会有森林、草原;动物与人类也将不存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80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