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的基本过程

简述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的基本过程,第1张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过程控制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计算机及时的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如数控机床和生产流水线的控制等。

【过程控制有哪些特点】

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控制方案丰富;

3、控制对象多属于实时过程参数,多为连续量的控制;

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

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控制(control)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控制职能几乎包括了管理人员为确保实际工作与组织计划相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动。

一、类型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也称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实际工作开始之前,通过最新信息或经验教训,预测,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可防患于未然,对事不对人。是在问题发生前作出预测,防止问题在随后的转换中出现。预先控制集中注意进入组织的各种资源或工作的投入。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也称事中控制、现场控制或同步控制。是在系统进行到转换过程中,即企业生产或经营的过程中,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便管理者在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管理者亲临现场,所实施的控制。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常见的控制类型。当系统最后阶段输出产品或服务时,来自系统内部对产生结果的总结和系统外部顾客与市场的反应,都是在计划完成后进行的总结和评定,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但可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以及系统持续的运作提供借鉴。更好的把握规律,员工考核。

二、特点

1、预先控制的侧重点在于预先防范。

2、过程控制的侧重点在于及时了解情况并予以指导。

3、事后控制的侧重点在于矫正偏差。

扩展资料:

控制的过程

1、确定标准

确定控制标准的原则:反映计划要求,控制关键点,体现控制趋势,组织适应性,控制的例外。

控制标准的基本特性:简明,适用,一致,可行,可操作,灵活。

常用控制标准:定量与定性。

制定控制标准的步骤:确立控制对象,选择控制关键点,制定控制标准(统计性和经验判断的方法)。

2、衡量成效

衡量工作成效的信息质量:准确,及时,可靠适用。

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亲自观察,分析报表资料,抽样调查,召开会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

3、纠正偏差

分析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确定纠偏的对象。

悬着适当的纠偏措施:保持方案的双重优化,原有计划的影响,注意消除疑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80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