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适能?

什么是体适能?,第1张

一、体适能的概念

目前,关于体适能的定义有很多种提法。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港台学者将其定义为:“体适能是指一个人的身体适应生活、运动环境(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体适能又分为“运动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则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全美运动医学学会关于“健康体适能”定义是: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状态:1有充足的精力和能力从事日常活动;2运动不足性疾病早期发生的危险性较低的品质和能力。

健康体适能,是在制订运动处方前应当测定的内容,并将成为确定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锻炼目标的主要依据。

二、体适能的内容及提高健康体适能的意义

尽管体适能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对体适能应包含的具体内容的意见却比较一致。运动体适能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

(一) 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的适应能力,是健康体适能中最主要的因素。带表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摄入、运送、吸收利用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能力。良好的心肺耐力的适应能力,是以充足的精力和能力从事日常活动,防治某些慢性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

(二) 肌肉力量和耐力

对一般人群来讲,身体各肌肉的力量应当得到适度的、均衡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有能够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耐力,这样才能适应日常生活、工作、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三) 柔韧性

良好的柔韧性素质,保证肢体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可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可在意外的情况下,预防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或减轻损伤的程度。

(四) 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中脂肪的成分增加,肌肉成分必然下降。身体中没有收缩功能的脂肪组织较多,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下降,基础代谢水平降低,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加。所以身体成分也是健康体适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如果健康体适能中的每一种素质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那么疾病或功能性障碍的发病危险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通过规律性的运动及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来提高、保持良好的健康体适能,对于个人整体健康的维护和健康促进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健康体适能可以使人体有充足的体力来适应日常的工作、生活及学习等活动,有精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有应付突发的紧急情况的能力;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并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三、我国当前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

根据健康体适能包括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这些测试结果成为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健身的基础。目前,我国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法规,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国民体质监测,获取我国国民体质状况的资料,并在这些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检测标准》,用于指导全民进行科学健身锻炼。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建立了3—69周岁人群的测试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按照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部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3部分。包含了健康体适能中的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等。这一监测标准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评价国民体质的标准,可以用于制订运动处方,确定处方中的锻炼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分为1—5分,共5个级别。建议凡某项素质达不到“4”或“5”分者,该项素质应当被纳入运动处方的锻炼目标之中。

(二)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制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手段,并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该标准体系中,也包含健康体适能所要求测定、评价的内容,可以作为制订运动处方的依据。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级别。凡能达到“优秀”水平的素质,可以暂不作为锻炼的重点。

(三)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197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补充、修改而成。《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主要适用于20—59岁的成年人群,补充了我国成年人锻炼标准的空白。该锻炼标准的测试项目,包括了耐力指标、速度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指标和力量指标5大类,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制订运动处方的依据。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的测定结果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评价方法相同,分为5个级别。凡达不到“4”或“5”分者,应纳入锻炼目标。

(四) 其他

除了以上3个评价标准体系外,《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还包括《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军人体能标准》、《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等。其中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结果,也都可以作为制订运动处方的参考。

上述各评价标准,包含了对健康体适能中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的评价,但均缺乏对身体成分的测试与评价,需要另行测定。

意思如下: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简单定义一下的话就是: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两个英文单词相信很多人都能在健身器械上见到。体适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含很多因素。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对生活或工作等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体适能强)在健身领域中,体适能作为一种新的健身理念,与以往的健身理念所不同在于其强调健身的安全性。

体适能的特点:

健康体适能指的是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健康标准,各个组织和器官功能健康,保证人体在工作中精力充沛,在运动中的柔软性好避免受伤;技能体适能指的是人体的敏捷、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行为特征。

简单而言,身体会根据近期的体能消耗情况,自行储存日常消耗的量(糖原)。如果你每日锻炼,那么机体会调整到具有一定运动能力的代谢状态,即体适能高;反之,如果你长期不运动,那么基础代谢就会下降,心肺功能也无需保持原来的强度,则体适能低。体适能就是身体健康的标准,好的体适能自然就有好身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59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