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吉的是什么民族

thick的反义词2023-02-02  23

吉姓是汉族。

当代吉姓的人口大约有49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为全国第一百九十五位大姓姓氏。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山西、海南,这四省大约占吉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云南等地。江苏是吉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吉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鲁苏、山西、海南三块吉姓聚集区。

吉姓据《唐书 宰相世系表》所载,是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受封于南燕国(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一带),赐姓姞。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传姓吉。

扩展资料:

吉姓的起源:

1、系出吉夷氏。吉夷氏,古代传说中姓氏,继次民氏之后,治世有因提纪十三氏,其第八氏为吉夷氏,为早于黄帝时代的氏族。吉夷氏之后有吉氏。

2、系自姑姓。黄帝裔孙伯僬,封于南燕,其地东都燕县,故地在今河南汲县西,赐姓姞。在商朝时为侯国,进入周朝,改为吉。姑姓吉氏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

3、出自兮姓。西周宣王时吉甫为师尹,师尹位于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之首,商、西周为辅弼之官,子孙或以官为尹氏,或以字为氏为吉氏。兮姓吉氏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

4、金陵吉氏,其先姓安,为西域安息国人,避仇移居南海,后迁金陵,改姓吉氏。清嘉庆年间两广总督吉思哈,满州镶白旗人,姓乌苏氏,子孙以其名首字吉为姓。清时青海西宁土司吉保,西番人,为土族先民,后裔以吉为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姓

姓氏吉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吉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是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受封于南燕国(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一带),赐姓姞,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传姓吉。

二、另一说则云,西周有重臣尹国国君尹吉甫,有嫡长子名吉伯奇,受其继母陷害至于流亡冯翊之地(今陕西渭南),后又取其父名中“吉”作为姓氏,即为郡望冯翊的得姓始祖。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迁徙

一、汉唐时期的吉氏三郡望

汉唐时期,陕西、河南、山西是吉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并产生了陕西冯翊郡、河南洛阳郡(汉代时称河南郡)、山西平阳郡等吉氏郡望。

二、五代宋元时期吉氏族人的迁徙情况

按赣粤湘冯翊堂《吉氏族谱》记载,唐“大历十才”的吉中孚公,在其致仕(退休)后归隐于江西鄱阳(今波阳),到了五代宋元时,其后裔就聚居在江西庐陵(今吉安)、琴江(今石城)等地蕃衍生息。

按湖南浏阳《吉暨族谱》记载,其一世祖吉太宝公(冯翊吉氏第67世)的先人,五代时就居住在江西庐陵(今吉安)。

按湖南安化、临澧、重庆潼南、合川等地《吉氏族谱》记载,元末时,其一世祖吉昆元公(冯翊吉氏第86世)因战乱而迁徙,并安家在豫章(今江西南昌)。

由此可见,在五代宋元时期,江西也已成为吉氏族人的聚居地了。

三、明代山西洪洞大槐树吉氏族人的迁徙

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

元朝末年,饥荒频仍,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战乱四起,“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几成无人之地,相对而言,山西一带却比较安定,经济繁荣,人口稠密。

明朝取代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明初洪武、永乐时直至弘治、正德年间,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活动,从山西迁出居民近百万,迁徙到“京冀豫鲁皖苏鄂陕甘”等十余省市。

当时,山西洪洞县城西北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内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手续,大槐树下就成了山西移民集聚及迁徙的出发地。

因此,凡明初从山西各地迁出的移民子孙,都称自己的先祖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氏族谱

吉姓来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裔孙吉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吉光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吉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姬姓吉氏族人大多尊奉吉光为得姓始祖,后与姞姓吉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姞姓,出自远古黄帝给裔孙伯儵的赐姓姞,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殷商末期莘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兮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宣王属下贤臣兮甲,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姞姓吉氏族人大多尊奉尹吉甫(兮甲)、吉瑄(兮伯奇)为得姓始祖,后与姬姓吉氏合谱。

第五个渊源

源于靺鞨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六个渊源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温迪罕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吉姓得姓始祖

伯儵。据古籍文献记载上也可以看出燕国地位的微末。燕国国君的世系自召公奭至燕惠侯,中间九世无名无溢,自燕惠侯以下有溢无名。燕国史事见于记载已迟至春秋之后一百余年,而且第一件大事记载的就是齐伐山戎路经燕国,第二件大事是国君款逃奔齐国,都是借助齐国史官的记载记下的。当时在今河南汲县还有一个姞姓的燕国,史称南燕,始封国君为伯儵,并赐姓姞。据《左传》称南燕国为燕,称燕国为北燕,倒是南燕国的史事较北燕早得多地频频见于记载。后伯儵的子孙省去女旁,称吉氏,世代相传姓吉。故吉氏后人尊伯儵为得姓始祖。

吉姓迁徙分布

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吉姓起源于兮姓。上古时黄帝分封他的一个孙子于南燕国(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同时黄帝还赐给他一个“姞”姓,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简化成“吉”,并保留至今。这一支吉姓多聚居于洛阳一带。吉姓还有一支起源,时间上比较晚,是在西周时期。当时周宣王时有大臣叫兮甲,字吉甫。吉甫能文能武,为周朝的中兴立下了显赫战功。他的家族很昌盛,子孙后代中有以他的字命氏的,称为吉氏。在古代,吉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冯诩。

吉姓郡望堂号

郡望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国 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历史 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 政治 活动中心。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

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

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

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陆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南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吉姓历史名人

吉翂:字彦霄原籍冯翊莲勺人,世代居襄阳。著名南北朝时期梁国大孝子。

吉中孚:(公元730~790年),字子猷冯翊人。著名唐朝大臣。

吉旼:鄱阳人,唐代文人,官至御尉卿,享年八十八岁,为九老会成员之一。

吉士瞻:字梁容。梁朝莲勺人,事武帝,为官清正廉洁,所至有名绩,家无余积。

吉惟善:明朝开州人。性安静,精通理学,不事举业。专心于学问,不图功名利禄。署州学事,仪矩整肃,为后学宗师。卒于家。

吉敬胜:(公元1554~1630年),字惕悟,号绍武祖籍嘉应长乐,后移居江西上犹。著名明朝 教育 家。

吉文元:广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国将领。太平天国十三年(1863年)追封祝王。

吉思哈:清朝人,当了二年两广总督的大官,但很清廉,深受人敬重。

吉庆:(公元?~1802年),满族,觉罗氏,自改汉姓为吉氏。著名清朝大臣。

猜你喜欢:

1. 2017中国百家姓排名榜

2. 2017百家姓排名大全

3. 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 百家姓排名带拼音 新百家姓大全带拼音2017

4. 哪些姓氏五行属金

5. 百家姓五行属土的姓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748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