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一种艺术境界

教育的另一种艺术境界,第1张

父母有知有觉,让孩子不知不觉长大,是教育的另一种艺术境界。—— 林青贤

各位父母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在这个前AI时代里,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无法离身的工具。特别是在疫情爆发之后,手机更是无法离开你的视野。工作要靠手机,社交要靠手机,事业也要靠手机,然而爱学习的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想孩子沉迷与手机,父母需要身教在前。可现实如此残酷,不得不的理由对于爱学习的父母来说成为一种焦虑,而对另一部分父母,却成了接口。

不过,请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世界,在言传身教的之外,存在着另一种教育的境界,堪称为一种艺术的境界,那就是境教。

境教,是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林青贤先生提出来的,顾名思义,境教就是环境的教育。中国最著名的孟母三迁便是境教的典型。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影响孩子的过程,言传身教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然而境教具有更大的能量,影响孩子的成长。

孟母在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有好的未来,然而那个年代一个女人的个人能力真的无法做到言传,身教,但她具有一种无形的境教的理念,不断给孩子创建良好的环境,接触到积极向上的氛围,弥补了自身的不足,这就是境教的魅力所在。

环境是对人的影响,不言自明。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来自于他们看到了什么,于是便在内心创造一个类似的世界。孩子们的创造力,比成人强大数倍,通过外相的信息给与了他们搭建心性大厦的原材料,铸就起来了内心的高楼大厦。然而,当孩子们成人之后呢,便开始了比较之心。怎么比较呢?心中的那个摩天大楼,便是认知外界的标尺,因此便产生的种种认知和行为。所以,境教在其中起到了提供心性筑造的原材料,来影响孩子成长。

分享我和妻子的关于吵架的经历。吵架,每个家庭提出来都很头疼的事情,过去的理念是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然而情绪来了,大家根本来不及避开孩子,是也不是?我和妻子也是经常吵架,不过吵过之后我们往往会平静的坐下来分析各自的问题,很快达成幸福的和解。我们已达成共识,吵架不是坏事,反而是婚姻的调味剂。在这种有知有觉中的吵架,影响了儿子,有一次吵完了,儿子跑到正气呼呼的老爸(也就是我)身边说:老爸,别生气,妈妈睡一觉明天就好了。没有对错,你们是在争论。

后来我和妻子谈论吵架的事情,有了一种觉察:如果每次吵架都避开孩子们,会让他们产生两种可能,一是看不到吵架的相,认为婚姻中就应该和和睦睦,如果将来面对自己的另一半争吵的时候,会造成痛苦;二是避开他们,说明吵架是坏事,那么带着这种评判进入婚姻,为了避免吵架做出讨好的行为,无法做自己更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做有知有觉的父母,让孩子不知不觉成长。

话题回到开头,如何平衡这种不得不的情况呢?

1、有知有觉。在此所谓的有知有觉,就是父母一定不是在玩手机,手机是一种工具,利用手机是在成就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有知有觉的规划好自己“用”手机的节奏。

2、让孩子们看到真相。让他们看到我们在做什么,不避讳,不隐瞒,并且有许多课程或者学习内容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听,这样不知不觉创建的利用电子产品学习成长的环境创建起来,让孩子们更容易适应未来学习的节奏。孩子内心学习的心性,亦在不知不觉中创建。

以上仅代表个人建议。

2018年3月10日,“博鳌亚洲家庭教育专家学术论坛暨爱·自然·生命力体系2018年会”在海南博鳌盛大开幕。

聚焦 “同一个家、同一个梦” 主题,这是一次极具影响力的亚洲专家学术论坛,也是中国首次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亚洲论坛。

韵韵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收获颇丰,现撷取精华如下。

以色列以弹丸之国在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国际瞩目的骄人成绩。

犹太人口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三, 诺贝尔获得者占百分之三十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在以色列拥有五家幼儿园,和孩子们在一起超过20年的时间。

第一 ,每一个孩子都 需要一个真正深度信任他们的人

第二,日常流程非常重要 ,这让他们有安全感,才愿意接受未知的事物。在以色列,孩子要整理自己的东西,对养成日常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第三,教育与文化链接。 如果每个孩子的教育都与文化有很深的链接,这样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好的归属感。

第四,生存技能这么重要

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习不同的生存技能,能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在欧仁的幼儿园,我会让2岁的孩子自己用剪刀剪纸。在孩子7岁的时候,允许独立上学。

第五,允许孩子们失败

让孩子不断地去尝试,允许孩子们失败,家长要做的是陪伴,信任,支持,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而不是替代。当我们允许孩子失败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力量。生活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的,在失败中孩子吸取到了宝贵的教训。举个例子,为什么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不断鼓励?而当孩子成绩不理想,身为家长的你有像鼓励学走路一样地鼓励学习吗?

在以色列,每个家长都意识到,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学校教育只是为了完善家庭教育

1.积极关注: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我们自己要很具象的去表达感受。

2.赋予孩子责任:

以色列孩子课外学习体验是非常多的,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每天自己起床,自己叫醒,这是他们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情。

3.适当地让孩子感觉到无聊

当孩子感觉无聊的时候,恰恰是创造力的开始。

4.高质量时间

对于家庭陪伴是时间,不光要数量,还要质量。

在欧仁的家庭,他非常强调“家庭时间”的概念。完全地关注孩子 至少30分钟 ,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全然的只有他。每个星期五太阳落山之后到星期六太阳落山,这段时间叫 安息日 ,家庭全员参与,共进晚餐,这对孩子非常重要。

5.思想开明

作为家长,必须有非常开明的思想,愿意去接受新事物。我们的教育理念不能停步不前,时刻保持对新知识和理念的好奇和追逐,鼓励孩子有创造力。

6.丰富的课后活动

不是让孩子们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而是鼓励孩子体育,音乐活动,让人格更加全面。

1.鼓励提问

允许孩子向我们挑战,来提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讨论

给孩子自信,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小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

3.正面强化

作为教育者,用正向的语言去回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一个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鼓励孩子出去走一走,跑一跑,找回自己的活力。

4.团队合作

那是帮助孩子进入成人后的模式。

她从一位普通妈妈,因为爱学习,不仅将2个女儿都送到日本京都大学,自己也成为了东京大学的研究生,成就了今天的江藤真规。

即将奔六的真规女士依然温柔美丽智慧,一弯浅浅的微笑,她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的成长。

日本的家庭教育,大人和小孩睡在一起,大人和小孩是坐在一起吃饭,早睡,早起,早饭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早饭,还有母亲亲自带孩子,几乎是没有请保姆的习惯的。因此,国际大都认为, 日本的小孩是非常守规矩的

真规是一个 “教育妈妈” ,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

1.扩大自己的视野。

家长自己有格局,内在有力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因此,妈妈们迈出家的小世界,走向大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2.毫无理由的信任孩子。

不断发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具体地告诉孩子。

3.不给孩子设限。

跳蚤可以跳到比自己高300倍的高度,1cm的跳蚤可以跳3米。如果在10厘米高的地方设一个盖子,再放到外面,就只能跳10厘米高了。

4.倾听孩子的话语。

不要像警察一样训孩子,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让孩子流露真实感情的沟通。

5.启发性提问。

现在的小孩大都不爱说话,因为都在玩游戏了,如何让孩子多说话,多问问题多沟通。

新加坡的华人公民占70%。每对夫妻在结婚时有两个小时的 婚姻辅导 ,以及12小时的后期辅导。

新加坡家庭生活协会主张 “要有真心的对话” ,走出房子,一起做一件事,因为 “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每年9月是他们的家庭月,每年3月婚姻研讨会,每年6月份亲子大会。

新加坡家庭十分重视 父亲参与家庭教育 ,不仅对孩子成长有帮助,还能促进夫妻关系的和谐。

李光耀先生非常 重视阅读 ,每个公民出生后自动拥有一个图书卡。孩子9岁之前学习阅读,9岁之后通过阅读学习。

爱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不是爱得更努力,而是 爱得更智慧。

哈洛的猿猴实验 告诉我们,不是有奶便是娘,而是有爱才是娘。

无条件地接纳 是给到孩子安全感,公平对待孩子,用正面情绪修复负面情绪。

爱一直都在,需要的是一颗 发现爱,感受爱 的心。

爱,也是需要学习的。 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从消极的受害者,变成一个积极的作用者。

也许过去的经历塑造了今天的你, 今天的选择成就明天的你 。优秀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智商不等于创造力。 帮助孩子创造内在世界比创造外在世界更重要。

家长要启发孩子的思维而不是评判孩子的对错。

给孩子他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给的。

什么是爱? 附加了条件的爱等于毒药 ,别让“爱”成为障碍。放下对孩子完美的要求,自己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管住嘴, 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总纠正孩子的错误。 因为改变说的方法才有可能改变听的效果。

“总有办法”比没有办法能使孩子更有突破的可能。创意来自不同形式,强调“感受、想象、行动和分享”, 引导孩子发挥创造力。

育儿即育己,与孩子共同成长。 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一一孝道,

是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扩善"之道,

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仁"的根本。

1.未读《孝经》,先反"孝道"的矛盾。

2.近代遭逢西潮冲击,西方人个人重于家族,以其姓名排序,名在前姓在后可知。

3.孝道被误解,现代很多人将孝等同于孝顺,子女盲目听从父母的意见很多时候恰是大不孝。

4.孝经:爱亲、敬亲(尊敬父母)、悦亲(让父母愉悦)、忧亲、礼亲、谏亲、显亲、祭亲。

孩子建立关系的能力是人与自然的需要。

哈佛大学用75年的研究证明, 有好的关系幸福感高。

1.看对方的眼睛。

2.身体的接触,制造爱的荷尔蒙。

3.有效的沟通:认真倾听;重复对方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询问对方的反应。

孩子的前三年,如果没有得到爱的满足,就会产生创伤的黑洞,有被遗弃感觉和情绪不稳定,容易造成分离焦虑和认知困扰。

教育是价值观建构的过程。

世代冲突: 我觉得世界不是这样子的。

情绪感受冲突: 我觉得爱不是这样表达的。

被侵犯: 你必须听我的。

破坏性的批评: 羞辱、威胁、暖昧不明的言词。

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具有同理心、真诚反省,减少矛盾,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有助于学生成长

2:使家长明白教育的方向和学校的运作

3:吸纳家长成为义工和资源

4:有效争取政府支持及资源的改善

5:家长与学校共同对抗社会不良风气

1:提升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能力

2:了解教育政策及学校运作

3:协作家长建立支持系统

4:促进亲子关系

1.身:性别模糊

2.心:无人生目标

3.社:沉溺网络、人际关系糟糕

4.灵:生命脆弱、轻易寻死

三无: 无礼貌、无耐性、无责任感

三低,: 低情商、低自理能力、低抗逆能力

认真思考人生,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追求怎样的人生。

生命教育 让孩子学会关心自我、关爱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

1.正面人生观

2.安身立命的价值观

3.个体调和平衡"身、心、社、灵"

交通及通讯工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100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模式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学校按教育大纲培养孩子并没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孩子。教育工作者面临最大的困难培养出来的孩子不知道该预备怎样的未来。

家庭教育核心是4C+1+1

家庭要建立无障碍沟通渠道;

如今孩子与父母已能够平等沟通;

但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家庭的沟通远远不够。

理解事物间的逻辑性;

反思自我价值的正当性;

广泛运用的思维领域。

允许并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问题;

定义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去实践结论。

创造力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 创新是必备的生存技能。

除开你原来的学科再发展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学科。

允许孩子接触不同的领域。从"只学一次"到"与时俱进"。

中国与印度的共同点:几代人住一起, 家庭关系纽带很重要 。孩子从小学中文,这是未来他需要的生存技能。

家庭教育方程式 :6C+悉心照料的妈妈+良好教养的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家庭。

家庭教育是学习的核心。孔子名言 "教育培育信心、信心孕育希望、希望孕育和平"。

提问无关权威 :问问题对孩子很重要,我们的教育教了太多的概念。

以色列只有八百万人的地方,却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缘于 教育的传承

每个人天生具有独特的天分与特质。教育使孩子由不同变成了相同,现在的教育使每个人的独特性失去。 新时代的父母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人。

1.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家里

2.家的力量

3.母亲的责任

4.父亲的责任

聪明的人只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学习,真正大智慧的人会向每一个人学习。——犹太先知

世界因不同而美丽,

每个孩子最值得珍惜就是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是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始人 ,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华人家庭教育专家,

林青贤,字恒辰。

天道与爱有关,

人道与欲望有关,

如果一个家长不理解爱,

就会用恐惧和担忧去爱孩子,

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焦虑和恐惧。

假如家长本身拥有爱,天人合一,

那么孩子就沐浴在爱里。

爱如何传递?

有的人说着说着,把人都吸引来了。

有的人说着说着,把人都说跑了。

如果一位家长,

要求孩子要活出孩子自己,

结果把自己弄丢了。

最好的家庭教育,

自己把自己活好,热爱生活,

孩子才能做好她自己。

钱氏家族 ,千年经久不衰,全中国认可的名人有1000人,为什么世世代代都如此平安?

真正走进钱氏,在钱氏学堂1000年没有停过祖辈读家训,分享家训里的智慧,家训精神价值: 读书 救国家。

公认的四个圣人:孔子 孟子 朱熹 王阳明,1000年来厚德载物,为国家谋福利,救国。他们每一代都要办私塾学堂免费供当地孩子学习。

诸葛亮 后人【八卦奇村,华夏一绝】,家训精神取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乔家大院 ,汇通天下占当时国库的七分之一,家训精神取向: 以义取利,从小教育男儿志在四方。

家风 的威力就是即便你不在,

依然时时刻刻精神传承,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家族文化,

这是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根。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这一生都有好运,都有福报?

我们每天发生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关键好事和坏事又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如何让孩子成为好人?

明代文人 陈继儒的《好人歌》:天地生万物,唯人最为贵…

人要一生有所成就,关键三成

1.成人 ,跟别人连接的时候,让别人产生好的感觉。

2.成才 ,读书不仅仅只是读书,而是要去感悟。

3.成事 ,有些人是好人,一辈子一事无成,;有的人很有学识,一辈子却怀才不遇,所以关键要行动,但是勤奋的没有智慧,一样很尴尬。

是精神传承。

财富有道,道为无形,无形化于精神,精神显于财富。

《幸福,从接纳开始》这本书的作者林青贤先生,早就在项城课题群里听过这位名家,他是中国最具人气的父母导师之一《人民日报·家风》周刊的主编。一位在全亚洲有华人的地方巡回演讲的父母导师,一位把心理学学问与真实生活做到极具结合的智者,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家庭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的影响,决定终身投身于家庭治疗以及提升人的自我价值与幸福的探索。

利用国庆假期这几天,我又翻开了这本书,再次接着往下读,仍然有一种被滋养的感觉,对自己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信心,能让人有种更通透的感觉。

记得初读这本书是暑假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刚生完孩子几个月,不知道是产后抑郁症,还是什么原因,那一段时间情绪非常不稳定,心情非常糟糕,老是对身边的人发脾气,尤其是对老公,感觉自己非常不幸福。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的,我也一样。可能我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多数人当得知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都会表现的非常的喜悦、非常的激动。可我没有,我记得很清楚我儿子出生的那天,在生完孩子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甚至直到出了月子我也没有感觉自己当了妈妈。孩子六个月之前我很少出门,也很少跟外面的人接触,完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陷入悲观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现在回想那时候我应该是得了忧郁症,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觉得自己沟通上存在了障碍,基本也不会笑。女人在步入妈妈这个阶段是不是都会这样?我到底怎么了?如何能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买了好几本书来看,期望能从书中找到答案,这里面就有《幸福,从接纳开始》。

阅读真是一个神奇的事情,它能带给我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能将为带到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里,那里没有抑郁,没有灰色的天空,在《幸福,从接纳开始》中我慢慢地找到了自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从这本书中我还认识到,如果想要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只有我们先爱好我们自己,爱够了我们自己,才有多余的爱来给别人。我总想给我的家人、父母、孩子最好的东西,但我现在发现最好的不是给父母买多少好吃的、好穿的,也不是给孩子留下多少金钱和房子。最好的孝顺,最好的爱家人的方法:就是给他们一个成长过后的自己。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共勉:成为你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力量和智慧。但是无论付出再多,这也是值得的。当你成为你自己,你才会更真切地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属于你的真正的幸福,什么是你想要的爱,什么时候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而不是,人云亦云,成为别人的影子,或者,只是一只风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46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