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字有7画
一、李的读音:lǐ
二、汉字释义: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木
五、相关词组:
行李、桃李、高李、温李、李绅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竖、撇、捺、横撇/横钩、竖钩、横
二、词语释义:
1、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
2、桃李
桃花和李花;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喻人的青春年少;
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3、高李
唐诗人高适 、李白的并称。
4、温李
晚唐诗人温庭筠 、李商隐 的并称。两人作品同属绮丽风格,在当时齐名,故称。
5、李绅
李绅 :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后迁居无锡。元和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因事遭贬谪。后拜相,又出为淮南节度使。为新乐府运动参加者。《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李”的笔画一共有7笔。
一、“李”字介绍
“李”,读[lǐ],部首:木,汉字笔画:横、竖、撇、捺 、横撇/横钩、竖钩、横。
二、“李”字释义
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2、姓氏。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三、含“李”字成语
1、凡桃俗李: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自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2、瓜田李下: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自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 沉朱李于寒冰。”
3、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日: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4、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出自《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5、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自《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