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成单存在,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方法:类比推理法,得到结论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实验验证基因在最早的时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虽然很多人猜想到了人类的遗传是由一种叫作基因的东西决定的。但是基因是什么,在人体的哪个地方,因为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可以说一无所知。
萨顿假说的提出,分成这样几个逻辑阶段:归纳蝗虫等生物染色体存在和行为特点的实验事实,进而比较染色体和基因的存在和行为特点,发现二者的共存和共变规律(平行关系),初步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演绎假说,解释更多类似实验事实,假说进一步确立。
我记得书上有一个知识点是;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后来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证实了萨顿的假说。(用果蝇做实验,即伴性遗传)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的平行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减半,基因也减半,两者行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萨顿觉得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萨顿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假说的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杂交过程、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的表现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均成对存在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