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作用的本质

疏水作用的本质,第1张

疏水作用的本质来源于熵力,一个孤立系统出现平衡态是熵和能量两方面达到最佳折衷的产物。考兹曼(W.Kauzmann)1959 年指出为了减少暴露在水中的非极性表面积,任何两个在水中的非极性表面积将倾向于结合在一起。疏水溶剂化的代价大部分源于熵,疏水效应显著的熵特性,这暗示着随温度增高疏水效应的增强(前提是温度不得破坏水中氢键的情况下,氢键破坏越多疏水表面对氢键形成干扰越小,疏水效应减弱)。与排空效应是类似的疏水效应能够利用熵呈现出分子的自组装。

非极性溶剂、去污剂可以破坏疏水相互作用,而高盐溶液增大疏水作用力,使蛋白溶解度下降出现盐析,常用于蛋白质沉淀。另外生物分子不同的疏水基团作用力不同,利用这个性质通过改变洗脱液的盐-水比例(改变离子强度)而改变其极性,使极性不同的组分根据疏水性的差异先后被解析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这又被称为疏水层析法。简单的说就是“高盐吸附、低盐洗脱”,这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方法。尿素、盐酸胍既能破坏氢键又能破坏疏水作用因此是蛋白质的强变性剂。

疏水是为了排除蒸汽设备及管道中的凝结水和水容器中的溢流水,可保证各该设备的正常工况和减少热力系统中的工质损失。可分为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两种。

火电厂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其热量释放出来,传给锅炉中的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又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以驱动发电机输出电能。

由5个系统组成:燃料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

扩展资料

疏水方式

现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均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方式,是利用各加热器间的压力差,让疏水自流入相邻的压力较低的加热器空间,最后一台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入排汽装置。

这种疏水方式简单可靠,但是热经济性差。这是由于压力较高的加热器的疏水流入压力较低的加热器蒸汽空间时要放出热量,从而排挤了一部分较低压力的回热抽汽量。

在保持汽轮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势必造成抽汽做功减少,凝气循环的发电量增加,这样就增加了冷源热损失,尤其是疏水排入排汽装置时,将直接导致冷源热损失的增加。

在疏水逐级自流系统中,装设疏水冷却器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在疏水自流入下一级加热器之前,用一部分主凝结水在疏水冷却器,使进入下一级的疏水放热量减少,以减少由于排挤抽汽引起的冷源热损失。

还可以防止疏水在疏水管道中汽化而发生汽阻,影响正常疏水。疏水冷却器也可以放在加热器内部,成为疏水冷却段。在现代大型机组上,高低加中均采用疏水冷却段,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电厂热力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电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08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