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别指什么?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别指什么?,第1张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除“我,我们,你,你们”的其他主语。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扩展资料:

古汉语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①我、予(余)都可作主、宾、定语。

②“吾”可以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作宾语。如:今者吾哀我。《庄子·齐物论》

③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④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⑤“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如: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吾语若。《庄子·人间世》;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藉传》

①它们可作主、定、宾语。

② “而、乃”只作定语,一般也不用作主语,且绝不用作宾语。

3、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其”字一般用作定语,“之”字一般用作宾语,第三人称不用做主语,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称

英语的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有三种不同的人称形式:

第一人称(First Person)指说话人自己:单数I,me,my,mine复数we,us,our,ours

第二人称(Second Person)指说话的对象:单数you,you,your,yours 复数you,you,your,yours

第三人称(Third Person)指说话人谈论的对象:单数he,him,his,his,she,her,her,hers,it,it,its复数they,them,their,theirs

在上列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中,还包含了主格、宾格和属格三种“格”的形式.这样,从“格”的形式来划分,英语的人称代词又可归纳为:

主格:I,you,he,she,it,we,you,they

宾格:me,you,him,her,it,us,you,them

属格:my,mine,your,yours,his,her,hers,its,our,ours,their,theirs

1、第一人称:是叙述人称之一,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如“我”、“我们”等。

2、第二人称:属于一种语法中的范畴。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你、尔、汝等。

3、第三人称: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为第三人称。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他﹑她﹑它﹑他们等。

扩展资料: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各自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时给读者一种亲切自然感,便于直接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加自由,给读者以真实感,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2、第二人称:是一种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有利于思想情感交流,增强亲切感,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3、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697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