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二战末期的美军M26“潘兴”坦克?

提土旁2023-02-02  36

没有在二战战场上发挥决定胜负的作用,但是潘兴坦克以40吨级的重量达到了与接近60吨的虎式坦克同样的防护性能,其配备的90毫米火炮与德国虎王坦克上的KwK43是二战期间最好的两门反坦克炮,在使用新型穿甲弹时,其穿甲能力与68吨的虎王坦克相当,所以潘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坦克。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坦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敌方坦克发展的影响。即在火力上要强于敌方坦克的火力,而在装甲防护上要能对抗敌方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打击。这种“水涨船高”的发展模式,也体现在美制M26潘兴坦克的研制上。

为了改变M6重型坦克的劣势,美国发展了两种坦克,一种是T25,一种是T26。这两种坦克都采用新型的T7式90毫米火炮。其中T26得到了优先发展,其试验型有T26E1、T26E2和T26E3三种型号。

其中T26E1为实验型;T26E2装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后来又发展为M45中型坦克;T26E3在欧洲通过了实战的考验,于19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重型坦克,以美国名将“铁锤”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命名。该坦克开始时是作为重型坦克定型的,到了1946年5月改划为中型坦克类。

M26型重41.5吨,最大装甲厚度102毫米,装有1门90毫米带制动器的火炮,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和470马力福特液冷8缸汽油机,时速可达46公里。1945年1月,M26型在欧洲通过了实战的考验,大批量投入生产。首批装备了美国第1集团军所属的第3、第9装甲师,被称为“潘兴”式,在1945年3月7日夺占莱茵河雷马根鲁登道夫大桥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

M26于1945年问世,是美军所研发成功的第一种重坦克,虽然当时说是重型坦克,不久后于1945年3月美军又改变标准将M26归类为中型坦克,车重41.9顿以及25到110毫米的装甲,比起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的虎式、虎王等重型坦克仍有一段差距。

M26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军,在欧洲战场参战接近尾声时,美军只有第三和第十一装甲师配备了310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总共生产了1436辆,虽然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发挥作用,但在1950年的侵朝战争中大量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美军以M4中型坦克的数量优势来对付德军坦克的质量优势。但美国人并不甘心坦克技术上的劣势,于1942年研制出第一辆重型坦克T1E2,后来在该坦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M6重型坦克。

但是仍然赶不上德军的Tiger1重型坦克。为了改变这种劣势,美国发展了两种重型坦克,其中T26E3在19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重型坦克。M26以后变型车有M44装甲输送车等,改进型车有M46中型坦克。

M26Pershing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一集团军属第三和第九装甲师,在19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20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军队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693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