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甲醇是什么2023-02-01  25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

他早期三册作品,即“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所以又称为“性学三论”。

根据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阿帕波特(R.Apaport)总结,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观点。

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和适应观点。

一,分区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为中介。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与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只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

前意识是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他的功能就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他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他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

二,结构观点:

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按照“现实原则”起作用的人格结构称为“自我”。

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

“自我”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三,动力学观点

第一,性本能即“力比多”,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营养本能,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

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才是佛洛伊德心理动力学观点的全部。

四,发展观点

弗洛伊德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他认为性心里的个体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

第二阶段,肛欲期(1-3岁),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

第三,生殖器期(3~5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

第四,潜伏期(5~12岁),这时的儿童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

第五,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

五,适应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得以实现,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应对。两种本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第一,因为主要的心理动力——性本能的活动与发展,是在每一个阶段与自我不断周旋中进行的,所以本我练就了一套方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例如“隐性梦”,就是性本能的一种应对方式——变相宣泄。

第二,自我保存本能。在个体发展中随时都要维护个体的安全,他对现实中一切危害生命的危险,必须及时反应,尽到自己的职守。在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真实焦虑”,这是应对的开端。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他就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机制。

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变形成了一种功能。

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经过调整,可以使人们同时接受自我欲望和现实要求,从而不致引起情绪上的严重痛苦和焦虑。

不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一、驱力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都源于生物本能,或性的驱力,他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提供了心理活动的能量,是推动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后来在他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及遭受了自身的病痛后,又将力比多分为生本能与死本能。

    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特别是性理论,是其理论中最具争议的,他的生物本能论,特别是泛性论,就遭到荣格、阿德勒等早期追随者的反对,直接导致了精神分析内部的早期分裂。

二、无意识理论

    所谓无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也有人将这一概念称为潜意识,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不为人们所意识到,却“暗中”在影响着人的外部行为。也可理解为人们对自己内在心理动力(动机、欲望和压抑等)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将意识结构,划分为三个层面:

1.意识:处于表层,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2.前意识: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3.潜意识: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觉察到。但通过分析可被揭示出来。主要是那些与性和攻击性有关的内容,当被觉察到时会引起难堪和焦虑,所以常常被意识所排斥,但也常常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如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做梦等。通过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和催眠等能够被发现和证实。

三、人格结构学说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学说,即一个人的心理分别由“本我”、“自我”及“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并共同表现出其人格特征。

(一)本我

    本我又称原我,是与生俱来的、具有生物的基本属性。

    本我充满原始的活力和本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或“快乐原则”,即追求的个体的舒适、逃避痛苦并维持生存及繁殖。

    初生的婴儿只有本我,并具有初级的思维过程,特点是:

1.对事物的评价以欲望为标准(常好幻想),不考虑逻辑关系;

2.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

3.常直接用行为动作来表达需求及情绪情感;

4.情感水平分化低,评价事物非好即坏,非爱即恨,无法对事物作出整合处理。

    本我是人格中的原始成分,不易把握,但又是人格活动的“能量库”。本我像“火山下的岩浆”,需要寻求本能欲望的释放和满足,但常常只能在无意识中表现。

(二)自我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是在儿童能够区分自身和外界时出现的,其功能为对外适应环境的要求,满足自身的需要;对内调节本我驱力及作适当宣泄,起着“泄洪闸”的一样的延迟作用。自我的控制与调节的能力与防御机制有关,代表着心理成熟水平,自我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意识范围,但也有部分是无意识的(防御机制)。

  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并具有次级思维过程,即成人的思考方式,是后天发展起来的。特征是:

1.评价事物以现实(客观)为依据或参考,而不是以个人的主观意愿或好恶;

2.遵循逻辑思维,考虑事物的因果关系;

3.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4.情感有细致的分化,具有对事物的整合能力,而不是采取极端方式。

    自我夹在“本我”与“超我”之间,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与要求,又要接受“超我”的指示与监督,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但有时不免又要受“夹板气”,左右为难,出现心理冲突。

    自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现实检验能力,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即区别外部客观的现实与内部主观的愿景或想象的能力。精神分裂症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神经症也因内心的冲突而使现实检验能力有所减弱,如癔症患者会把想象当成现实,如相信巫术等。

  自我是本我的执行者,但同时又反映了现实的要求。对本我欲望要求立刻满足而采取现实的态度,这就构成了对本我的压抑(在潜意识中持久的压抑)。

  心理治疗的条件之一,就是患者须有自我的存在,能够与医生建立关系,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洞悉力。

(三)超我

    超我是理想的“自我”,代表一个人的良知、良心,是心灵的道德知觉和我们的理想抱负。

    超我是人格中的监控机构,遵循“道德原则”,是道德的坚定维护者。超我提出种种要求,不断监督或批评“自我”,其代表了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来约束个人的行为表现。超我是从儿童早期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而来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

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

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

扩展资料:

现代精神分析的特点就是没有杰出的力挽狂澜的伟人出现,每个人所完成的,基本上都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建立的精神分析大厦的框架内,装修一个又一个小房间,使大厦漂亮、充实起来。使大厦变得更精美、更实用,当然,同时也变得更平庸和自大。

精神分析培训动辄1000小时、2000小时;精神分析治疗可以拖到几年、甚至十几年。精神分析越来越成为少数人拥有、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

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每一个装修漂亮的小房子,都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大师的框架内建构起来的。但是,正是这种平庸和自大,给精神分析的未来发展,孕育了变革的契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神分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684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