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历史

万里长城的历史,第1张

万里长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同时还包括后期的秦代与明代修筑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抵御相互攻击,修筑了烽火台并以城墙连接,这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长城。自此之后,历代君王都会加固增修万里长城

秦始皇在位期间,动用近百万劳动力人工修筑长城,达到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长城东西横跨十个省市区,总长度达八百多万米。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则成型于明代。它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跨越沙漠绝壁,翻过群山丘陵。即便是在科技与建筑工艺都空前发达的今天,所到之人也无不惊叹其雄伟壮观。

它象征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守卫疆土、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也彰显着巨龙一般的中华民族勇敢坚毅、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它不仅仅是中国的古迹与象征,更是全人类的财富与骄傲。

万里长城的文化意义

在长城出现的2000多年来,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号召国人学习“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在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单于和亲瓦当,还有闻名遐迩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敦煌、云冈石窟、麦积山、万佛堂石窟壁画、雕塑;元代居庸关云台、金代的卢沟桥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与出土的文物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的辉煌。

长城 大约有2228年历史。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在古代时期修建的,用于军事防御,是一道长而高大又坚固的护国长城,用于防止敌人的种种行动。长城它并不是一道单纯而又普通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城墙。

长城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建筑。据专家研究,秦长城长5000余公里,明长城超过7300多公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会计计算,总数应在5万公里,即10万华里以上。万里长城,何止1万里!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681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