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是如何做出来的?

皮蛋是如何做出来的?,第1张

皮蛋,也叫松花蛋,是一种中国传统风味蛋制品。主要原材料是鸭蛋,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皮蛋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名。皮蛋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青椒拌皮蛋,皮蛋豆腐,凉拌松花蛋,皮蛋粥等等。放入的鸭蛋或者鸡蛋。做出来的口感是不一样的。松花蛋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灰料中碱性的比例不同。反正就是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然后把鸡蛋或者鸭蛋一个个的先放入粉糊糊里滚一圈,再放裹上石灰糊,最后裹上草木灰,放袋子里扎紧袋子口,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放一个月,就可以吃了!经过特殊的加工方式后,松花蛋会变得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闻一闻则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扑鼻而来,是人民群众喜欢的美食之一。松花蛋富含维生素A、B,高蛋白,脂肪等,一般作为凉拌菜食用,能够清热去火。

准备粉末状的生石灰过筛,和草木灰、碱面放入一个盆内搅拌均匀备用;将食盐放入锅中炒熟,爆炸声停止时加入清水、红茶煮沸;将煮开的盐水降温,倒进盛有生石灰、碱面、草木灰混合物的盆中,搅拌成黏糊的泥状。皮蛋制作原料:蛋(鸡蛋或者鸭蛋都可以)石灰、石碱、食盐。石灰,石碱,食盐按3:3:1的比例分别称量好,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倒入放好鸡蛋或者鸭蛋的容器里面,淹没全部的蛋即可。中途不要搬动和翻动,一般泡7-10天就可以取出来了。

最后,把塑料袋扎紧,盖上盖子,温度控制对皮蛋非常的重要,一般的情况下,28度以上皮蛋两个周就可以成熟了,16度以上需要三周成熟。

1、皮蛋又称松花蛋、变蛋等,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食品,具特殊风味,能促进食欲

2、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皮蛋新吃法”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

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

皮蛋、鸡蛋、蒜薹、美人椒、大蒜、面粉、老干妈豆豉辣酱、蚝油、生抽、白糖

4、先把皮蛋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中小火煮十分钟,让蛋黄煮到凝固。蒜薹切去老根再切成小段切的尽量细一点,美人椒去蒂以后切辣椒圈,蒜子切片

5、碗中打入一个鸡蛋,放入一勺面粉,搅拌成糊状就可以了。皮蛋烧好以后放在凉水中过一下凉,这样容易剥壳,再把皮蛋壳剥掉。再准备一根棉线,把皮蛋切成三段,棉线一点不粘而且切口整齐

6、再把打散的蛋液倒入皮蛋中,用手揉抓均匀,让皮蛋上均匀的裹上一层蛋液。热锅倒油,放入皮蛋煎至两面金黄,两面金黄以后盛出备用

7、另起油锅,放入提前切好的小料爆香,再放入一勺老干妈豆豉辣酱、蚝油、生抽,炒出香味,再放入一勺白糖提鲜、盐小半勺,再放入煎好的皮蛋一起翻炒入味就可以装盆了

制作皮蛋的常用方法:

皮蛋是一种碱性食物。他们有特殊风味的原因是,在强碱作用后,原始含硫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氢和氨,加上浸渍溶液中成分的气味,会产生特殊风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做法。

做法1 :

配料:鸭蛋、盐、茶和碱性物质(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

步骤:

1。清洗鸭蛋以备以后使用。

2。将苏打灰和盐放入一个小瓷罐中,倒入沸水,然后在生石灰和草灰完全溶解后分批加入。当生石灰完全“熔化”时,灰就会被制备出来。

3 .将灰均匀地涂在新鲜鸡蛋上(适当时加入一些稻壳或麦麸)。

4。储存大约两个月后,皮蛋将被保存下来,蛋壳将被剥掉食用。

做法2 :

配料:新鲜鸭蛋,两袋蛋粉。

步骤:

1。选择几个新鲜鸭蛋供以后使用。

2。将半包蛋粉放入一个大碗中,与水混合,形成一种稀糊状物。

3 .将选定的新鲜鸭蛋浸在糊状物中,使它们被糊状物覆盖。

4。在外面包裹一层干粉并用圆筒密封。

5 .春秋两季密封储存时间为20 - 25天,夏季为10 - 15天,冬季为30天。

6 .按时打开容器,将皮蛋暴露在空气中进行通风和退火,以去除碱性味道,60天后即可食用。

做法3 :

配料:新鲜鸭蛋、生石灰、麦秸、苏打灰、盐、茶、黄丹粉、草木灰、清水等。

步骤:

1。首先在一个大罐子,底部铺一层细生石灰,然后在石灰上面铺一层干净的麦秸,然后在麦秸上面铺一层新鲜的鸭蛋。当它90 %装满时,用竹条盖住它,用木棍压它

2。鸭蛋放入罐中后,搅拌苏打灰、盐、茶叶、黄丹粉、松柏树枝和清水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在罐中预先加热煮沸,使浓度均匀,然后从罐的边缘慢慢倒入罐中,直到新鲜鸭蛋被混合物完全淹没。

3 .将新鲜鸡蛋倒入罐子里大约30天。如果进料液体正常,它可以从罐中排出。

4。从罐子里出来后,鸡蛋通常会在液体中浸泡三次以上,然后与30 - 40 %的黄色粘土混合,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糊状物,然后用糊状物逐一包裹鸡蛋。

5 .泥浆被覆盖后,鸡蛋在外壳上来回滚动,外壳会均匀地粘在泥浆上。这样,美味的皮蛋一个接一个地被制作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661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