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有没有欧姓?

百家姓有没有欧姓?,第1张

百家姓没有欧姓。

《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欧姓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

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欧国强

扩展资料:

欧姓的迁徙分布

欧姓发源有关于欧氏的历来,有关的姓氏古籍都考证,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据传自圣君夏禹;因为,先秦时期位于浙江的越国,正是由夏禹的五世孙,那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之子所传。

西汉时,繁衍于平阳郡之欧姓兴旺发达,也是不争之史实。文景之治及其后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百姓富有,北方经济一片繁荣。

唐贞元年间,林石公(765-846年)讳册,字君轼,贞元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为“区氏岭南六世”(即“区氏广州一世”)。居于今广州一带。

唐末五代时,欧姓在南方各省的播迁范围更广,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有欧姓人定居,如欧宏练因仕宦之故落籍于今湖南长沙。

北宋时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据考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卒于河南新郑,欧阳修陵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辛店镇欧阳寺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姓

欧姓有多少人口

欧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三十四位姓氏,在粤、湘、川地区特别有影响。当今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9%, 总人口大约在113万余

欧姓的起源与演变

欧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姒姓欧氏的历史有2500年。 西汉孝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摇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东瓯国故地在今浙江瓯江三角洲的温州地区,其后有欧氏、瓯氏。

另一来源是欧阳复姓的改姓,欧阳去阳为欧,尤其是在当代,这种复姓改单姓十分普遍。

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血液流入欧姓从出现欧姓开始就陆续发生了,首先是古越地的东越人、闽越人,其次在汉晋时期,浙赣地区的山越人中都有欧姓。到唐宋时期,除一部分融人壮族的先民中外,多数东越人、闽越人、山越人的欧姓同化为汉族,并成为两广、湘赣地区的重要姓氏。

历史上欧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欧姓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汉、晋时,欧姓北上江苏,西挺江西,南部跨福建。唐宋时,中原两次大规模移民,欧姓大批进入福建、湖南、两广地区。清朝初期欧姓进人台湾。

宋朝时,欧姓大约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3%,排在第二百位以后。欧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欧姓总人口的43%。其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拿国基本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欧姓分布区。

明朝时,欧姓大约有7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宋元明6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这与南越人的汉化加速有关,特别是在两广地区。欧姓第一大省仍是湖南,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27%。全国欧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广西、广东,这三省欧姓大约占全国欧姓总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江苏等。宋、元、明时期,欧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南方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向两广地区流动的欧姓分布区。

当代欧姓的分布和图腾

当代欧姓的人口约113万余,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四位。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四川,这三省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贵州、重庆、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这七省区市又占了29%。广东为当代欧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欧姓聚集区。

欧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在粤桂琼、湘渝黔、四川大部、警赣南部、闽台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欧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8%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7.8%,居住了大约80%的欧姓人群。在鄂赣北部、闽台北部、陕甘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段、云南北部,欧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0.2%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0.2%,居住了大约9%的欧姓人群。

欧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欧姓的郡望是平阳。欧姓以八剑为堂号。八剑堂号典出春秋欧冶子。欧冶子善铸剑,越王请他铸五剑,这五剑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后来,战国时干将又为赵王铸三剑,这三剑是:龙渊、太阿、工布。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八大名剑。欧姓后裔有以八剑作为堂号的。

楹联 欧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

孝格猛兽;光佩芙蓉。

才高吴下;惠被泉溪。

菟虎供祀;芙蓉闪锷。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欧姓历代名人12名,占总名人数的0.03%,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三百四十九位;欧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五十四位;欧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欧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七位。

历史上重要的欧姓人物有:春秋善铸剑名冶工欧冶子;东汉名孝子欧宝;宋朝永春知县欧庆;明朝平蛮将军欧磐,广西总兵官欧信,南京工部郎中欧大任。

欧姓的血型

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型占37.9%,A型占29%,B型占25.7%,AB型占7.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658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