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上游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总面积的51.3%。
中游:贵德至孟津为黄河中游,多经高山峡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贵德到刘家峡山谷极为深削,河宽50-70米,最狭处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
下游: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
扩展资料:
黄河行政区域:
历史上,黄河下游由于频繁的改道和迁徙,流经河北、天津、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六个省市。现在,黄河从山东省边界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省、区,进入渤海。
其中,青海黄河流域面积最大,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5.3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9.1%;山东省面积最小,仅1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盆地的所有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占黄河流域面积的75,2%;陕西和山西省占黄河流域面积的67.7%和64.9%。
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省会都在黄河流域。河南、山东两省省会虽不在流域内,但均位于黄河岸边,与黄河关系密切。根据1995年行政区划统计,黄河流域包括69个地区(州、联盟、市)和329个县(旗、市),其中236个县(旗、市)位于黄河流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流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上游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下游
黄河上游:山高坡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是该河段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出青铜峡之后,其地势平坦开阔,进入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这里水渠纵横交错,成为黄河上游最早的农业开发区之一。
中游:于夏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与宽谷相间。
下游: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扩展资料:
黄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跌落607米,比降为8.4‱。滚滚黄流,奔腾不息,将黄土高原分割两半,构成峡谷型河道。以河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陕西省,因之称晋陕峡谷。
晋陕峡谷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向斜与山西地台背斜交界,构造较简单。本河段河道比较顺直,河谷谷底宽,绝大部分都在400~600米。峡谷两岸是广阔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水系特别发育,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56条。
本峡谷段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15%。区间支流平均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9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泥沙来源最多的地区。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l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以北地区和东经103°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