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带划分是什么?

电话图标2023-02-01  26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划分标准:

世界温度带的划分

1、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

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

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 北寒带。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这是因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

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在南北极圈内,都有极昼和极夜。它们的范围大小,随太阳赤纬(δ)而变化。│δ│值愈大,极昼(夜)范围愈广。自春分到夏至(δ由0°增为23.°5),北极地区的极昼和南极地区的极夜,都从极点扩大到极圈;自夏至到秋分(δ由23.°5减为0°),则从极圈缩小到极点。冬半年的情形反之 23°26′ 23°26′。

积温

积温,指某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积温一般以摄氏度·日(d·℃)为单位。

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1、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

2、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

3、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北寒带。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扩展资料:

中国温度带面积占比:

在各温度带中,寒温带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2%。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为高寒气候,占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余占国土总面积的72.1%的地区属于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因此,中国以温暖气候为主。

世界气候:

1、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赤道辐合带、瓦克环流、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

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入超的,因此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全年水分可能蒸散量在130cm以上。本带可分为5个气候型,其中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又可划分为3个亚型。

2、中纬度气候

这里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该地带一年中辐射能收支差额的变化比较大,因此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

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间。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再加上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陆面积较大,受海陆的热力对比和高耸庞大地形的影响,使得本带气候更加错综复杂。本带共分8个气候型。

3、高原山地气候

在高地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诸要素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为了区分因高度影响和因纬度等因素影响的气候,也因为高山气候仅限于局部范围,所以高地气候单列为一大类而没有包括在低地分类系统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度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95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