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读作bǐng,声母是b,韵母是ing,声调是三声。
秉(拼音:bǐ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秉字的本义指手拿着的一把庄稼。又由手拿一把庄稼引申为拿着,如秉持、秉烛。又引申为主持,如秉公办事。又引申为承受、接受,如秉承。
秉,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的左边是一颗禾苗,有叶子和禾穗,禾穗弯垂;右下方是一个又(手)。两相会意,表示用手拿禾。手拿一把庄稼是农人的经常动作,也是一个实在动作。古人们按照描实的手法,用禾、手会意,创造了秉字。
扩展资料:
组词
1、秉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ǐng chí,执持;持有具有;指操守;内心。
引证解释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ti)时弊。”
2、秉承,读音为bǐngché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按[命令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
引证解释
峻青《秋色赋·不尽巨涛滚滚来》:“他们又秉承着他们父亲母亲的革命意志,站在民兵的行列里。”
“秉 ”字读:bǐng
秉 (bǐng)
汉字注音:ㄅㄧㄥˇ
汉字部首:禾
笔画顺序名称:撇、横、横折、横、横、竖、撇、捺、
释义:
拿着,持:~烛。
掌握、主持:~正。~公。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六十斛。
姓。
组词:秉性,秉烛,秉持,秉公,秉国,秉承,秉铎,秉道,秉质,秉心,秉笔,参秉,遗秉,夙秉,穿秉,秉事等。
延伸:遗秉出处:
《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毛 传:"秉,把也。" 孔颖达 疏:"彼处有遗馀之秉把,此处有滞漏之禾穗。" 唐 王维 《京兆张公德政碑》:"野无遗秉,路有委骨。" 清 彭兆荪 《输租乐》:"遗秉滞穗皆入官,鸠形妇子吞声还。"
宋 ;宋祁 《贺吕待制启》:" 河 朔艰食,县官乏材,首膺佥求,大经用度,游刃於肯綮之地,遗秉於灭裂之馀。"
参考资料
便民查询网:https://zidian.51240.com/e7a789__zidianchaxun/
秉的读音为bǐng。秉是汉语汉字中的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左边是一颗禾苗,右下方是一个手。本义指手拿着的一把庄稼,引申为拿着、主持、承受、接受。作动词时,意思是掌握、主持。作名词时,意思是禾把,禾束。也同“柄”,意思是器物的把手。秉字组词:
秉烛:意思是拿着燃烧的蜡烛。
秉公:意思是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
秉烛夜谈:指手持点燃的蜡烛深夜交谈。比喻谈话很投合,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