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平原是什么

冲积平原是什么,第1张

分类: 教育/科学

解析:

冲积平原。是河流反复摆动所造成的规模较大的平原,这在构造沉降区特别发育。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工农业与交通最为发达的多是这种地区。这种平原的沉积结构常常下部是砾石层,上部是粉砂黏土层,称为冲积层的二元结构。对冲积层二元结构的解释是:下部砾石层是河床堆积,上部粉砂黏土层是洪水溢出河槽时在河两旁地面的沉积。所以,冲积平原河槽两旁的地面也称为泛滥平原。由于河道是摆动的,所以上述的具二元结构的冲积层就会平铺在广大地面上,其表层的细土就成为宝贵的农业资源。河流的泛滥在刚出河槽的地方先大量堆积,沿河形成堤状的高地,称为天然堤。冲积平原上的河流如果加积很快的话,它就要高出地面,一旦洪水在一处泛溢,切出一个深的新槽,洪水过后,河水可能继续沿它流去而不再回到原来的河道。这是平原河流改道更常见的方式。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在河流的下游,由于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而下游的地势一般都比较平坦。河流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冲积平原是在大河的中下游由河流带来大量的冲积物堆积而成的。

在长期构造下沉条件下,冲积平原能堆积很厚的冲积物,华北平原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引起弧后拉张和大陆边缘的弥散,出现拉伸构造而成。

华北平原自第三纪以来的沉积物厚度最大达5000m,最少也有1500m左右。冲积平原的基底,常起伏不平,大多是由构造断裂形成的隆起与拗陷。

山前平原又叫冲洪积平原,位于山前地带,其沉积物为冲积物、洪积物。因河流出山进入平原,河流纵比降急剧减小而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冲积扇,许多冲积扇联结而成洪积一冲积倾斜平原。

如果山地与平原之间有大面积的丘陵,从山区流出的河流,流经丘陵时河谷受到约朿,不能形成大规模的散流,河流带来的冲积物不能很快堆积,则冲洪积倾斜平原不发育,如大别山的山前地区就是如此。

冲积平原是在大河的中下游由河流带来大量的冲积物堆积而成的。在长期构造下沉条件下,冲积平原能堆积很厚的冲积物,华北平原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引起弧后拉张和大陆边缘的弥散,出现拉伸构造而成。

华北平原自第三纪以来的沉积物厚度最大达5000m,最少也有1500m左右。冲积平原的基底,常起伏不平,大多是由构造断裂形成的隆起与拗陷。

冲积平原的形成条件

①在地质构造上须是相对下沉或相对稳定的地区,在相对下沉区形成巨厚冲积平原,在相对稳定区形成厚度不大的冲积平原;

②在地形上须有相当宽的谷地或平地;

③须有足够的泥沙来源。

滨海平原,为冲积-海积型平原,其沉积物很细,湖沼面积大。因有周期性的海潮入侵,形成海积层和冲积层的相互交错现象,还常见海岸沙堤或贝壳堤、潟湖等地貌。

我国的冲积平原

以中国为例,位于第一地形台阶青藏高原面上的有雅鲁藏布江上游的马泉河串珠状宽谷冲积平原,海拔在4550米以上;位于第二地形台阶高原面上的有黄河中游河套冲积平原、关中渭河冲积平原,高1300-300米;但更多的是分布于东部最低一级地形台阶上的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如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多在200米以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83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