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英语:Epicenter),港澳台称震央,是指地震发生时,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
地震的命名方法一般以震中所在地较为人熟悉的邻近地名为主,如台湾921集集大地震,因集集靠近震中,所以用集集为名;又如512汶川大地震,也是以震中汶川为名。20世纪以前,测定震中的方式一般为几何中心法。20世纪开始,在地震仪等仪器技术逐步趋向于成熟后,便诞生了单台测定法和台网测定法。三者相比,由于地壳构造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射线传播的影响,台网测定法的精确性最高,几何中心法的精确性最低。
扩展资料:
震中测量方法
1、几何中心法
20世纪以前,在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由于无法确定极震区的精确范围,通常会造成误差。
2、单台测定法
由于各种地震波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波速快的或走直径的[注 2]先到达测站,其后陆续有其他波到达,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将震中距、震源深度和记录到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就可以编成适合各地使用的时距曲线及走时表。
在某地发生地震时,分析员从地震记录图上量出该地震事件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对照已编好的走时表或套用公式计算,便可得出震中距。随后便需要确定方位角。将两个水平方向的初动振幅化为地动位移,用三角函数便可求出方位角。当方位角和震中距都求出来后,便能够轻松找到震中位置。这种方法便称之为单台测定法。
3、台网测定法
当至少三个地震测站计算出震中距时,便可通过三边量测法确定震中的位置[4]。这种通过仪器测量出的震中一般称之为微观震中的方法被称为台网测定法[1][注 5]。具体做法是,分别以三个台站为圆心,以各自求得的震中距按相应比例作半径在地图上画圆。然后,将每两个圆的交点连接,三条弦的交点即为所求得的震中,再换算出经纬度[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震中
震中解读:震中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在地震中损失最大。震源在地球表面的投影点,震中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震级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能量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度,所以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表示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因地而异,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面对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也被称为“极震区”。
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地震通常分为浅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震(震源深度70-300公里)和深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世界上95%以上的地震是浅层地震,震源深度约为5-20公里。地震台网:是由地震仪组成的用于测量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的台网。理论上,要精确测量一次地震,至少需要三个地震仪。地震发生时间:地震开始发生的时间。震中:指地震位置在地面上的投影,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与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的对数正相关。
一般来说,震级差为1级的两次地震,地震能量相差约31倍。此外,根据所用地震波的不同相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震级表达式。震源深度:地震位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介质是指地球表面直接位于震源上方的位置,或地震时震动最严重、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在英语中,震中的第一个意思是“震中”,其次是各种灾害。所以,英语世界的人听到或看到这个词,就会产生“震中”的联想。但是如果要用中文向大众介绍,如果要让它有一点地震感,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就要在文字上做一些技术处理,就是暂时用“震中”代替“流行中心”。
由于世界上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极其惨烈,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震中”这个词来描述全球疫情,可以像强烈的地震冲击波一样发布预警信息,让人联想到大地震的破坏强度和悲惨形象。否则,虽然科学术语极其准确,但传播效果会大大降低。灾难和灾难往往会带来一些文化习俗和习语的变化。这是一个现象,需要从文化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