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汉语成语。
读音为yīn dì zhì yí。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因,根据;宜,合适、合适的措施。
成语辨析:
近义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反义词:刻舟求剑,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扩展资料: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
示例:
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宜,随时变通。《清史稿·朱嶟传》。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成语故事:
从前长安城里有一个佝偻人郭骆驼以种树为生,很多有钱人争相请他去移栽树木,因为他有丰富的种树经验,经他移栽的树木长势很好,有人询问经验时,他说只是因地制宜,让其自然生长,很多人从他种树经验上悟出治国的道理 。
因地制宜的意思: [yīndìzhìy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宜:适当。
因地制宜百科解释: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因地制宜”常误写为“因地置宜”,应注意。】
因地制宜的详细解释: 因地制宜 [yīn dì zhì yí]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因地制宜的近义词: 对症下药,就地取材,入境问俗,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入乡随俗,深厉浅揭,随机应变,量体裁衣,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的反义词: 刻舟求剑,横扫一切,一成不变,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瞬息万变 因地制宜的出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造句:1、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2、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3、政策拟订应该因地制宜,不可一味沿用国外的制度。
4、农民常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风土的作物。
5、滕王阁修建在重峦叠嶂之间,因地制宜,美不胜收,是四大名楼之一。
6、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7、所以,处置方法也是因地制宜的。
8、对先进的经验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不应生搬硬套。
9、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种什么,种多少,必须因地制宜。
10、学习外地经验,绝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因地制宜。
11、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
12、推行任何法令之前,都应该考虑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13、我们应因地制宜,不能求简单化一。
14、因地制宜搞好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15、居高临下的看杭州西湖的美景,你会发现每一处无不是因地制宜别具匠心,让人迷醉,这是一种何等的闲情逸致啊。
16、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音乐教材所具有的育人内涵,并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对幼儿实施道德情感的教育。
17、使用起来差别不大,只是成本的节约,话说豆腐渣工程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没有这么严重,因地制宜,看具体施工环境决定,采用性价比最好又不影响质量最好。
18、他还强调了各国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19、不同的城乡均应因地制宜,发展最适合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