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秋风飒飒,几朵迟开的荷花。下雨的夜晚,秋天的荷花。 雨夜,淅淅沥沥,凄凄惨惨;秋
荷,枯枝败叶,憔悴颓败。烘托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一种悲伤或者凄凉的情绪。
出自:《秋荷》
作品别名:荷花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出处:古代诗歌集 作 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释意:秋风飒飒,几朵迟开的荷花挺立在一片残荷中。
秋荷的“后出”并非为了一鸣惊人,自我炫耀,只不过是无力与众花争强而已。
不过,这里的“无力”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能,以郑板桥的旷世之才,他绝不至于自认是无能之辈,其所以不能“先发”,是因为他那傲岸不羁的个性决定了他耻于奔走逢迎,更不屑于“摧眉折腰事权贵”。
扩展资料:
诗人将自己比喻成秋荷,表达出当时不得志的情感。
诗歌背景:
诗人早年的遭遇颇多坎坷,生活“极贫”;仕途亦不顺利,四十岁前只是个穷秀才;诗文书画也并不很为人赏识,直至四十岁考中进士,五十岁出任范县令才摆脱困窘,名声渐大。
诗人的这段经历喻之为“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是很贴切的;而“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则可看做是他对自己早年不得志的解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秋荷
《秋荷》
作者:郑燮(郑板桥)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赏析: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这两句写秋风飒飒,几朵迟开的荷花挺立在一片残荷中,这里以衬托的手法表现秋荷卓然不群的秀美风姿,着墨虽不多,形象却是鲜明强烈的。
这种描写固然很动人,但还算不得特别独到。如果后面两句仍循原意进一步写秋荷的美艳,纵然词藻华美,技巧高超,至多不过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荷图,到头来无非是寄意荷花,很难打破一般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