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毛遂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毛遂是怎么死的?,第1张

先秦史料相对较少,不少历史人物的结局都记载得不是非常详细。一些历史上人物的生卒时间,也不是特别清楚。毛遂的大名非常响亮,但是毛遂的事迹却不多。毛遂最值得称赞的事情,就是“毛遂自荐”,从成功地说动楚国出兵救赵。赵国、魏国、楚国三国联合击败了秦国,赢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毛遂也因为出色的表现,而被视为上客。这是毛遂最高光的时刻,毛遂此后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春秋时期,这样的历史人物并不少见。一两次高光之后,此后再也没有任何实际,孙膑等人都是如此。毛遂只是众多历史人物中的一个,所以我们不知道毛遂的结局也非常正常。虽然正式史料没有记载毛遂的死法,但是其他一些资料却有一些关于毛遂死法的记载。这些记载,有些是地方的方志,有些是后人文献记载。

关于毛遂的死法,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抗燕而死,第二种说法是抗秦而亡。

邯郸保卫战第二年,燕国大举进攻赵国。平原君想到了曾经有过出彩表现的毛遂,推荐毛遂率军抵御燕军。毛遂虽然有一定外交才能,但是军事才能却不足。毛遂在昌都一战中被燕军击败。战败之后,毛遂羞愧难当,拔剑自刎。在这一种说法中,毛遂之死也不失壮烈。毛遂战败之后,没有选择苟活,也没有选择另投他国,而是保持了自己的节操。如果毛遂真的是这种死法,也算是死得壮烈。

另一种说法是毛遂死于抗秦。公元前228年,秦国发动了灭赵之战。秦国大军在滏阳河、鸡泽一带遭到了赵国军民的拼死抵抗。虽然赵国军民英勇抵抗,给予了秦军沉重打击,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秦军。毛遂也参加了这一次战斗,并且在战斗中“牺牲”。所以有毛遂“血洒滏阳河北岸”的说法。如果毛遂真的死于抗秦之战,也算死得其所,更是死得壮烈。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毛遂都算死得壮烈,也都体现了毛遂的节操。无论毛遂是哪一种死法,都比《大秦赋》中的死法要英雄的多。无论哪一种死法也都是后世的猜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毛遂的死法。至于毛遂真实的死法,也许只有历史才知道。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明确知道毛遂的死法。

历史上毛遂最终的结局是兵败自刎而死。

战国时期有个叫毛遂的人,他是一个谋士,对打仗一窍不通,最终被赵王派上了战场,兵败自刎而死。

毛遂自荐的故事

毛遂出生于战国时期,后来去平原君赵胜的府上做门客。当时盛行养士之风,所以一些达官显贵都会收养很多门客。像平原君这种档次的,府上门客至少也有几千人。

在几千人中引起主君的注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毛遂在当门客的三年时间内一直默默无闻。平原君甚至不知道他这个人的存在。终于,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被毛遂给等来了。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胜赵军,赵国危在旦夕。在这个时候,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援。平原君在出发前,打算从自己门客中挑选20人与他同行。但在挑选了19人后,一直找不到满意的人选了。这时候毛遂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同平原君一起出使楚国。

平原君问他:“你到赵国多久了?”毛遂答:“三年。”平原君说:“先生若是圣贤之辈,三年时间为何没人称赞过先生?可见先生并没什么才能。”毛遂说:“我就像囊中之锥,未曾露出锋芒,今天从囊中出来,才能脱颖而出。”

平原君还挺佩服毛遂的勇气和自信心,于是便把他带到了楚国。结果在游说楚王时,平原君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也没搞定,毛遂便按着佩剑,亲自出马游说楚王。

毛遂对楚王说:“合纵之事对楚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秦国狼子野心,想吞并六国之意已昭然若揭。若赵国灭亡了,楚国也不会长久。当年苏秦首倡合纵,六国结为兄弟,导致秦国十五年不敢东进一步。而秦军虽然现在包围了邯郸,但却久攻不下。

魏赵向来交好,肯定会发兵救援。如果楚国再出兵救援,那便可联合韩、魏将秦的精锐消灭于邯郸城下,甚至还可以趁势西进,楚国也能收复失地,重振雄威。如此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您究竟还在磨蹭什么?”楚王觉得毛遂说的有点道理,便在朝堂上歃血定盟,平原君也圆满完成任务。

毛遂回国之后,平原君便把他用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楚王的事讲给了赵王。赵王觉得毛遂是个人才,便封他为谏议大夫。次年,燕国攻打赵国,赵王便安排毛遂领军出征。毛遂跪在赵王面前:“不是臣怕死,而是对领兵打仗确实不擅长,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但赵王不听,非要毛遂领军作战。结果赵国果然兵败,毛遂感觉愧对赵国百姓,便避开众人,在山林中拔剑自刎了。

01

历史上关于毛遂的死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但是根据后世人的推测,最让人信服的死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老死之说;另一种就是兵败之后自刎而死。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一说为战国时期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人,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荥阳郡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其实毛遂只在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就是那次说服楚王合纵抗秦,此后再无关于毛遂的记载了,他是哪里人,从哪来,结局如何,史籍上都无记载,或许真的是老死的。

可是当时毛遂通过自己的一番言论,让楚王同意出兵帮助赵国,让平原君对于毛遂的才能非常的佩服,还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这让平原君肯定不会放开毛遂这个有才能的人了,所以有了第二种死法。

那是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进犯赵国,平原君想起了毛遂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这一次他就派毛遂上前线抗敌,毛遂获知消息,不仅不喜反而一惊,向赵王推辞,可是赵王却强硬的命他挂帅迎敌。

但是他们都错误的估计了毛遂的实力,毛遂只是外交达人,真正让他上战场带兵打仗,这可不是他的强项,更别说统帅部队,作为大将军上前线抗敌了,后来毛遂确实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是却得了个一败涂地的结局,毛遂满腔羞愤,饮恨自刎。

毛遂故里,即战国晚期以“毛遂自荐”、搬兵救赵而闻名的毛遂的家乡。位于原阳县西12.5公里师寨镇路庄村东。这里有自荐亭、毛遂大殿及石碑多通,有毛遂出山、毛遂拉塔、毛遂铡草、毛遂灌醋等神话传说的壁画,另有毛遂岗(坟)等纪念遗迹,为新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35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