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里说的勾对是什么意思?

会计里说的勾对是什么意思?,第1张

勾对法,是指将记账凭证及其附件与账簿记录主要是明细账的记录相核对,以查找记账过程中的误漏。勾对法一般是在正确的账簿记录及会计凭证相应处划小“√”。

勾稽关系是会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某个会计报表和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本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对应,这说明会计报表编制的有问题。指的是表和表之间的关联,通过勾稽关系可以检查表是否填报正确。

前者较直观,属实务性操作,后者重理解,属逻辑思维与推导。

想知道纯粮酒和勾兑酒到底有什么不同,那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勾兑,为什么要勾兑:在很多人酒友看来,酒界里有些词是生而带有“原罪”的,然而,事实是否真是如此?那些在我们眼中十恶不赦的“罪词”是否有着不为我们所知的真相?做为白酒从业者,文东觉得很有必要和义务带大家辨明这些“戴罪之词”的正身,让我们客观的去认识每一件事物。首先来说说“勾兑”这个词,相信勾兑二字对广大酒友都不会陌生吧,也是一直困扰吓唬到很多酒友的一个高频词。那么勾兑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其实呀勾兑原本是一个中性词,因为老祖宗的酿酒辞典里没有勾兑这个词。而勾兑这个词的诞生,应该在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泸州老窖酒厂首创“勾兑”概念,在香精香料尚未成熟发展的年代,当时的勾兑指的是用不同糟别的酒进行调制,以此达到酒口感的稳定。而最早的勾兑其实是在酒坛里进行的,选用两坛酒互相弥补各自的缺陷。所以,最初的勾兑,为的是酒口感的稳定,用的是原酒与原酒勾,其中并不添加其它香料香精。它被始创出来时,绝无贬义。然而,建国初期,都知道当时国内粮食供应十分紧张,而白酒行业又是耗粮大户。按照当时的生产水平计算,生产一吨白酒大约需要耗粮3-4吨(酱香型酒耗粮更高了

白酒的勾兑即酒的掺兑、调配,包括基础酒的组合和调味,是平衡酒体,使之形成(保持)一定风格的专门技术。它是曲酒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稳定和提高曲酒质量以及提高名优酒率均有明显的作用。现代化的勾兑是先进行酒体设计,按统一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检验,最后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微量香味成分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特殊工艺。

第一节 勾兑的原理和作用

1、勾兑的原理

在蒸馏白酒中,其成分98%左右是乙醇和水;其余还有上百种微量成分,它们量的总和很难超过2%,其中相当部分含量虽微,能量(作用)颇大。由于这些成分的存在是白酒有别于酒精。当它们在酒中含有一定的绝对量,成份之间以某种量比关系存在时,便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和质量。

白酒的生产客观上同厂不同车间,同车间不同生产时间的原理中,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及其量比关系不一致,因此感官上质量不一,特点各异。要使酒体完美、风格突出、出厂产品的质量平衡、稳定、勾兑便必不可少,从本质上来讲,勾兑技术就是对酒中微量成分的掌握和应用。

白酒的勾兑,讲究的是以酒调酒,一是以初步满足该产品风格、特点为前提组合好基础酒;二是针对基础酒尚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的调味。前者是粗加工,是成型;后者是精加工、是美化。成型得体美化就容易些,其技术性和艺术性均在其中。

2、勾兑的作用

白酒的生产中采取自然接种制曲,生产过程中多是开放式的,因此影响白酒产量、质量的因素很多,造成酒质的不一致。如果不经勾兑加工平衡,按照自然存放的顺序灌装出厂,酒质就极不一致,批次之间的质量差别一定非常明显。就很难保持出厂产品质量的平衡、稳定及其独特风格。

通过勾兑,可以统一酒质、统一标准,保证酒质长期稳定和提高,保持产品市场信誉。

通过勾兑,可以取长补短,弥补客观因素造成的的半品酒缺陷,改进酒质,增加效益。

第二节 基础酒的组合

1、 组合的程序和一般做法

(1)验收合格酒

验收合格酒是勾兑组合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感官验收合理化验收两个内容。班组生产出来的原度酒其质量水平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对生产班组生产的酒进行验收并确定等级。各等级酒的感官标准要求,由出厂酒各等级的质量要求决定,凡是通过勾兑后能达到出厂标准的各类酒都可以认定为相应等级的合格酒。符合感官标准的各等级合格就应进行理化分析,达到该机理化指标后方能给予承认。验收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标准,准确地执行标准。

(2)选酒

将储存到期的酒启开封口,按照等级范围进行尝评,了解酒质在储存后的变化。选酒的主要依据是香气和口味,并按照所组合的基础酒的要求去进行选取组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07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