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什么?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如下: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谚语,意思是树木失去根基就不会再生长,人没有志向是不会有大的作为。它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才能取得大的成就,立足于世。

志向简介:

志向,指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志向。。从个人来说,志向主要通过选择职业来体现,个人应选择社会需要的、最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作为志向,并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是远大理想、目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志向

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比喻:培养教育一个人才,靠学生自己努力,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才能将一人培养成功,比喻培养人才过程。也比喻培养人才才是长久之计。还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高百尺,叶落归根“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树木失去根基就不会再生长,人没有志向是不会有大的作为。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才能取得大的成就,立足于世。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谚语。因为历史久远,无法知道是出自何处,只是在《增广贤文》中有记载。意思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志向就是信念,信念对人的作用:信念是人们心中的希望,他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励人们摆着不折不挠的追求。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里面记载了很多谚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01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