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第1张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当于“于”;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语气词等。例如,善败于是乎兴,乎是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

文言文乎的意思

①相当于“于”。

⒈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师说》:“生乎吾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风乎舞雩。”

⒉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乎三子者之撰。”《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⒊介绍依凭的条件。《庖丁解牛》:“乎天理,批大郤。”

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捕蛇者说》:“吾尝疑乎是。”

②语气词。

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

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另有种乎?”

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肴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则齐国其庶几乎?”

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召公谏厉王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③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

《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矣。”《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五人墓碑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乎的基本词义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2、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5、古同“呼”,呜呼。

①介词,相当于“于”。

1、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

《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2、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

《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臣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探究。

3、介绍依凭的条件。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

译文: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

4、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助词,语气词。

1、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

译文“”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

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

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

《肴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军队疲劳且精力已尽,远方的国主已经做好了防备,恐怕不能有所作为吧。

4、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

《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译文:长铗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

5、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谁知道这赋税带来的毒害要比这毒蛇还要厉害啊!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

《召公谏厉王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译文: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

③词缀,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译文:浩荡的样子像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道它要停留在何处。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乎,语之馀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乎,语尾的叹词。字形采用“兮”作边旁,像声音向上越扬的形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99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