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顿开茅塞。
一、醍醐灌顶
1、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2、释义: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3、出处:唐·顾况《行路难》: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白话文:怎么知道浇到头上的有酥酪上凝聚的油,能让头清凉不热。)
二、如梦初醒
1、拼音:rú mèng chū xǐng
2、释义: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3、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白话文:我听到管仲的话,如同梦中醒来。)
三、恍然大悟
1、拼音:huǎng rán dà wù
2、释义: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大家此时恍然大悟。(白话文:大家这时候都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四、茅塞顿开
1、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2、释义: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3、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白话文:为了空着不使用,那茅草堵住了。现在茅草阻塞你的心了。)
五、顿开茅塞
1、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2、释义:比喻立刻懂得了某种道理,有了某种知识。
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白话文:先生的话,让人立刻懂得了某种道理,使刘备如拨开云雾而看到青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醍醐灌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初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恍然大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塞顿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顿开茅塞
豁然开朗、大彻大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一、豁然开朗
白话释义: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朝代:晋
作者:陶渊明
翻译:再走数十步,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二、大彻大悟
白话释义:彻底觉悟或醒悟。
出处:《立成汤伊尹耕莘》:“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朝代:元
作者:郑德辉
翻译:彻底觉悟或醒悟之后,才可以升到九天去朝拜真身从头开始啊。
三、醍醐灌顶
白话释义: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朝代:唐
作者:顾况
翻译:岂知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能使额头变得清凉不热。
四、茅塞顿开
白话释义: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朝代:明
作者:吴承恩
翻译:得到三公的教导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五、恍然大悟
白话释义: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五:“(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朝代:宋
作者:释道原
翻译:薛某简蒙指教,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等。1、如梦初醒
【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译文】:我听说管仲的话,如同梦中醒来。
2、恍然大悟
【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译文】:简承蒙指教,恍然大悟。
3、茅塞顿开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译文】:山路的小路上,介绍才能成为路;为间不用,那茅草堵塞了。
4、醍醐灌顶
【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自】: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译文】:怎么知道有醍醐灌顶,能让清凉头不热。
5、大彻大悟
【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自】: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译文】:这是因为升天的时候,我先参考,教授和仙诀,大彻大悟之后,方能登九天朝真来看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