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什么意思?

“韵”是什么意思?,第1张

韵是形声字,音为形,匀为声。

旧多写作均。

韵的本意指和谐的声音,也指风度、气质、情趣。

韵也指一个音节中声母、介音以外的部分,如ang、iang、uang是三个韵母。

韵 [yùn] 的意思如下:

1、汉语字音中收尾的部分。包括韵首、韵腹、韵尾三部分。

组词】:「韵母」、「叠韵」、「声韵」。

2、诗赋每一联句末所押的韵。

【组词】:「韵脚」、「押韵」。

3、神态、风度、情趣等美的感觉。

【组词】:「神韵」、「韵味」、「风韵」。

4、和谐的声音。

【组词】:「琴韵悠扬」。

5、风雅的、风趣的。

【组词】:「韵事」。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韵:和音。字形采用“音”作边旁,采用“员”作声旁。

词语解释:

1、韵致 [ yùn zhì ]

释义:风度韵味;情致。

2、韵目 [ yùn mù ]

释义:韵书把同韵的字归为一部,每韵用一个字标目,按次序排列,如通用的诗韵上平声分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叫做韵目。

3、风韵 [ fēng yù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释义: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亦指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4、次韵 [ cì yùn ]

释义: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来和诗。

5、韵调 [ yùn diào ]

释义:音调。

1、韵,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ùn,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新附。本义是和谐悦耳的声音,在古代还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义为风度、情趣、意味等。

2、《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音运。《说文》: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晋书·律历志》: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按文人言韵,始见於此。汉魏以上之书,皆言音不言韵。自晋以後,音降而为韵矣。至韵书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声类》,晋吕静仿其法作《韵集》,齐周顒始著《四声切韵》,梁沈约有《四声》一卷,隋秦王俊有《韵纂》,陆法言有《切韵》,至唐孙愐《唐韵》出,而诸书皆废。宋彭年等重修《广韵》,丁度有《集韵》,金韩道昭有《五音集韵》,元黄公绍有《韵会举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韵》,此韵书大略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70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