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五红是哪五红

范爱农主要内容2023-01-31  23

端午节吃“五红”,指的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据说,端午节吃五红有着“辟邪避暑”的寓意。除此之外,江浙一带还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分别为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

端午节吃五红是哪五红

所谓五红,是指五种带红色的菜肴。具体哪五红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只要能凑齐五种红色即可。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五黄”演变为“五红”,分别为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而在东台,“五红”一般的是指“咸鸭蛋”“杨花萝卜”“油爆虾”“炒苋菜”“红烧黄鱼”等五道菜肴。

端午节期间,饭桌上红苋菜不可少,而红心咸鸭蛋价不高,雄黄泡酒后呈橙色;油炒后的虾壳红彤彤的,红光油亮,以及到鸭子店斩个脯或腿子。于是,所谓的“五红”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替代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历来流传的炒五毒(银鱼、虾、茭瓜、韭菜、黑豆腐干)。

1、端午节的五红——烤鸭:鸭肉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营养素,每克鸭肉中含亚油酸1.781微克,含牛磺酸555微克,容易消化吸收,降低血脂,减轻血液黏稠度,对因免疫力降低引发的糖尿病、皮肤病等有预防作用。

2、端午节的五红——苋菜:苋菜则是“五红”中最“资深”的一种。民国时期的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记载,过去南京人家在端午节这一天必吃苋菜,据说可避免腹痛。

3、端午节的五红--红油鸭蛋:红油鸭蛋也是“五红”中的一种。清明节前后,民间一般人家就开始忙着腌上一批鸭蛋,因为这时“清明蛋,好当饭”。鸭蛋腌到端午,淡咸适度,正好食用。最好的咸鸭蛋红心流油,是夏日补钙之上品。

4、端午节的五红--龙虾:龙虾进入“五红”的时间最短,它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登上南京人的餐桌,慢慢取代“油爆虾”,成为“五红”中的新宠。龙虾的氨基酸组成比肉类优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

5、端午节的五红--雄黄酒:喝雄黄酒的习俗,与驱杀五毒有关。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酒。雄黄作为一种中药,可以做解毒剂、杀虫剂,于是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五毒。

端午节五红指哪五红

端午节五红指哪五红,相信很多人都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而对五红知之甚少吧,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呢,也表现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下面一起看看端午节五红指哪五红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端午节五红指哪五红1

按照通常的说法 “五红”一般的是指“咸鸭蛋”、“杨花萝卜”、“油爆虾”、“炒苋菜”、“红烧鳓鱼”等五道菜肴,也有的时候根据市场供应灵活搭配,不过这五道菜肴都是端午节期间本地的特产或者时令菜,这些菜有的是自身就是红色的,有些是用酱油等调料烹制成红色,其自身的内涵都是一样的。都包含着人们祈福平安的寓意。

拍杨花萝卜

杨花萝卜是一种小型的萝卜,小小的圆圆的形似樱桃,一般都是连着萝卜樱子一把一把的卖。人们总喜欢把它当水果吃,脆甜多汁。称为杨花萝卜,是因为这种萝卜是在杨花飘时开始上市,到端午时节正是杨花萝卜的丰产期,这种萝卜有理气化痰,去积助消化的高效,民谚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的说法,端午节因为吃粽子比较多,为了防止糯米的不易消化,注重饮食搭配的东台人在餐桌上就总喜欢来上一盘杨花萝卜。

杨花萝卜一般都是以冷盘的形式上桌,家庭制作比较简单,把萝卜去头尾,用刀背轻轻拍一下,注意不要拍碎,以保证萝卜的美观,然后用少许精盐腌制大概十五分钟左右,再挤去汁水,拌上白糖、香醋,滴上几滴芝麻油,一盘色泽嫣红,口味酸甜的糖醋萝卜就大功告成了,这盘萝卜总是端午家宴中最抢眼的凉菜,上桌后常常是被一抢而空。

切咸鸭蛋

中医认为,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的功效比未腌制的鸭蛋更胜一筹,煮食可治愈泻痢,端午节正值夏日,人们也经常容易因暑湿引起泻痢,这时吃咸鸭蛋是最妙不过的了。

吃咸鸭蛋一般不去壳,直接把鸭蛋的大头敲破,用筷子掏着吃,先吃蛋白,后吃蛋黄,用筷子一挑便有黄油冒出,蛋黄质地细沙,分为一层一层的,由浅至深,越往蛋心越红,中间无硬心,味道鲜美,越吃越有味。考究一点的人家是用刀把咸蛋切成桔瓣形,摆放于盘中上桌,质量上乘的咸鸭蛋红白分明,蛋白洁白凝炼,咸味适中,蛋黄金红滋润,油多味美,有白玉流丹的美称;

蒜子烧鳓鱼

东台地处黄海之滨,盛产海鲜。端午美食当然要有海产品了,而端午时节正是鳓鱼最肥美的时节,因而端午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鳓鱼,鳓鱼颜色银白,是“五红”当中唯一与红色挂不上钩的食材,但聪明的东台人用红烧的烹饪技法来制作鳓鱼,也就正当理顺的算作一红了。红烧鳓鱼时先要把鱼放入有菜籽油的锅中略煎,加入葱段、姜片、辣椒、蒜子、料酒、酱油,大火烧沸,再转小火炖十分钟左右,加少许白糖吊鲜,即可起锅,烧好的鳓鱼肉质洁白细嫩,口味咸中微甜,最能吊起人们的胃口。

家常烧龙虾

说到龙虾,其实应该称为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鳌虾,它进入“五红”的时间最短,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登上东台人的餐桌,过去端午节的“五红”里面没有龙虾,而是用河虾做的油爆虾,由于龙虾肉质紧实,口味鲜美,因而也就慢慢取代“油爆虾”,成为“五红”中的新宠。

将清洗干净的龙虾倒入油锅加入葱段、姜片、蒜头、洋葱块爆炒,放入料酒、精盐、酱油、辣椒、蒜瓣、白糖等调味品,大火烧沸,转小火闷烧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出锅,烧好的龙虾香味扑鼻,颜色红艳,入口弹牙是一道老幼皆宜的端午美食。

红苋菜汤

苋菜盛产于夏季,民间的说法吃苋菜可净腹,东台土话叫“打荡肠子”。端午节吃苋菜不仅是因为可以净腹,而且苋菜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的功效。将油烧制四成热,放入蒜茸煸香,倒入苋菜翻炒,加入精盐、味精,炒拌均匀,一盘色泽鲜艳,味道爽口的.蒜茸苋菜就大功告成了。也可以将苋菜放入开水烧成苋菜汤,盛入碗中,红彤彤的苋菜汤很容易就勾起人们在夏日中的食欲,用汤来泡饭,米饭粒粒红艳,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了。

端午节五红指哪五红2

端午节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人们通过祭龙,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4、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5、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6、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7、打午时水

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古人把端午当天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

8、浸龙舟水

端午前后的强降水,人们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10、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等字样,然后挂在门上涂上朱砂用来避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466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