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竹”的意思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统称。“丝”与“竹”是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弦乐器,“竹”指的是管乐器。“丝竹”一词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指奏乐的声音,泛指音乐。
古代的乐器只有两种材料制作,比如笛子、箫笙等是竹子做的,也就是管乐器。而另外的就是有带弦的乐器,比如古筝等,弦也可称作丝。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
周代的“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总称,包括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丝竹是中国古代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丝”指弦乐,包括弹弦乐和拉弦乐,“竹”指管乐。丝竹乐器是相对打击乐器而言的民族乐器中旋律性较强,音色较柔和、明亮的乐器类群。丝竹乐大多风格细腻、轻柔、秀丽、雅致,善于表达喜悦愉悦的情绪。
2、江南丝竹音乐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这一经济文化发达的富饶宝地,它小、轻、细、雅,充分体现代表了江南文化,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她得天独厚,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特色。它具备着: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人民群众喜爱,文人雅士钟情,可谓雅俗共赏。它最有资格代表江南文化。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的平和中正陶冶德行的特性。
丝竹指奏乐的声音。因为古代的乐器只有两种材料制作,比如笛子、箫笙等是竹子做的,而另外的就是有带弦的乐器,比如古筝等,弦也可称作丝。
“丝竹”一词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内容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释义: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扩展资料:
《陋室铭》白话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