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字源演变:初文像一怪头之上长有双角的人形,为独体字。本义不明。到了《说文》小篆,双角讹为“北”形,怪头人形讹为“异”形。成为合体字。隶变将“北”形简化为两点。楷书仍以从北从异结体。《说文》:“冀,北方州也。从北,异声。”释形是就讹体为说。
3、本义:(古代)中国北方的由(夏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牧民共同拥有的田地。农业和牧业混合生产的田地。
4、特指:州名。古代九州之一的冀州。
“冀”是一个汉字,本意是指希望、期望,(古代)中国北方的由(夏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牧民共同拥有的田地。农业和牧业混合生产的田地。特指州名,是指古九州之一的冀州。《国语·鲁语》和《史记·孝武纪》有记载。“冀”造句:
1、即冀中煤炭基地。
2、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二区。
3、河北吹歌分冀南、冀中和冀东三大类别,各有其不同的风格与特*.
4、晋察冀1938年秋季反围攻。
5、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
河北简称冀读:jì。
冀是一个汉字,读作jì,本意是指希望、期望,也指州名,是指古九州之一的冀州。《国语·鲁语》和《史记·孝武纪》均有记载。
说明:西周初期,叔虞封唐,唐地在今山西南部。叔虞被“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在唐地启用夏历(周天子的王畿地区和鲁国等其他姬姓封国一律使用周历。
国家统一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全国只使用一种历法,即“王法”。周成王这是给唐国以使用前朝旧历的特权,属权宜之计),并以戎狄的绳索作为田地丈量的准绳(实行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也是国家统一的显著标志之一。
周成王这是给唐国以使用少数民族度量衡标准的特权,亦属权宜之计)。由此记载可知周初(公元前一千年)时,山西南部地区还是夏戎混居的地方。夏族种田而戎狄放牧。山西南部地区是古冀州的一部分。
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河北下辖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等11个地级市,省会为石家庄。
全省常住总人口7519.52万(2017年),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和海滨的省份,属温带季风气候。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
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大地”之称,汉代属幽州、冀州。唐代为河北道,宋代为河北路,元代为中书省。明清属直隶省。解放战争时期,河北西柏坡为中共中央临时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