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坨了是:坨字。意思是面已经成块了。
拼音tuó、注音ㄊㄨㄛˊ。
部首土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五笔FPXN、仓颉GJP、郑码BWRR、四角43112。
结构左右、电码9737、区位5971、统一码5768。
笔顺一丨一丶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1、成块或成堆的:泥坨子。年糕坨儿。
2、露天盐堆:坨盐。
相关组词:
坨商[tuó shāng]
旧时盐商的一种。长芦盐场贮盐地方名坨,故场商称坨商。参见'场商'。
坨坨肉[tuó tuó ròu]
坨坨肉是一道彝族居住地区传统的美食,彝语称“乌色色脚”,
冰坨[bīng tuó]
指水或含水的东西在零度以下冻结成的硬块。
窝坨儿[wō tuó ér]
地址地点。
坨子雨[tuó zi yǔ]
指云。
包坨[bāo tuó]
湖北省通山县的传统特色食品,在通山境内有着悠久历史,和北方水饺一样,每到过年时全家人必吃的,寓意团圆的意思。
1、面条坨了可以拌一下,需要大家准备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凉水,另一样是香油。
2、先把剩下的面条放进凉水中过一遍,捞起来,装入大碗里。
3、然后往装有面条的碗里加入适量的香油,搅拌均匀,尽量保证每根面条上都沾上香油了。
4、最后,把和好了香油的面条装进袋子里,密封好,放进冰箱冷藏,这样一来下次解冻面条的时候就会非常顺利了,绝对不会粘成一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