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我们常见的水产品,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泊、河流中,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养殖范围遍布全国各地,深受市场欢迎。除此之外,很多鱼友喜欢在鱼缸里面放泥鳅,那么泥鳅能清理鱼缸吗?怎么在鱼缸中养泥鳅呢?
一、泥鳅能清理鱼缸吗?
泥鳅可以作为非常好的“清道夫鱼”,帮助清理鱼缸。水族市场上有一种黑色的青道夫鱼,但这种黑色清道夫鱼在晚上是会攻击受伤鱼类的,而且它们长大后就不吃青苔和藻类了,也就失去了清理鱼缸的功能。
虽然由于嘴巴的结构和习性的原因,泥鳅一般也是不吃藻类和青苔的,但是它们会把鱼缸底床的食物残渣清理得干干净净。所以鱼缸里面放几条泥鳅,尤其是有底床的鱼缸,不但可以帮忙活化底床,让底床不容易腐烂发臭。还可以放心把这些食物残渣的问题都交给它们,虽然泥鳅不吃鱼粪,但是泥鳅会把块头太大的鱼粪给嚼碎,这些碎了的鱼粪就比较容易被过滤吸走。
二、怎么在鱼缸中养泥鳅
1、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在选取河沙的时候,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2、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是我体长大约是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冬季7~10度即可。
3、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4、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鱼缸的大小来定,基本上两个月一次,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5、加入氧气泵、水草
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看上去也美观,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缸里提供氧气,有助于泥鳅的生长。一定要添加氧气泵和水草。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在底砂中移动很容易将水草的根部崛起,因此在栽植水草时最好把根部用小石块固定一下,或者直接栽种到迷你花盆中。泥鳅呼吸不光是依靠腮,它们会时不时的把头伸到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用肠子代替腮进行呼吸。为了它们有足够的呼吸空间,缸中要控制水草的数量。
以上就是泥鳅清理鱼缸的介绍,泥鳅性格温和,一般不会攻击其他的观赏鱼,如果是跟其他鱼类混养的话,最好投放一部分下沉的食物。
泥鳅不能净化水质。泥鳅也会排出自身废弃物,这一过程会增加水质污染,所以泥鳅不能净化水。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物为食。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