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来历是什么15字?

一诺千金的来历是什么15字?,第1张

一诺千金的由来:《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由来: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度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的旧日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问。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诺:许诺。答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示例】:夫人而诚~,更无食言也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近义词:一言为定、季布一诺、言而有信、言必回有据

反义词:食言而肥、空头支票、三反四覆、自食其言

例句

1、他为人一诺千金,他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办好,你尽可放心。

2、省长可是口中无戏言,一诺千金,说办就得办。

3、如果你不能一诺千金,你就不能拥有尊严。

4、中答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一诺千金,刻苦训练。

5、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懂得一诺千金的道理,言出必行。

一诺千金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接着曹邱征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曹邱生的宣传有关。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05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