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是现在的西南地区一带,除西藏、川西等地。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益州的历史沿革:
隋开皇三年 (583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此时益州仅为一郡之地。
大业三年 (607),又改州为郡,益州改为蜀郡,置太守。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称为益州,州置刺史。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
垂拱二年(686年),析益州地置蜀州。
开元七年(719年)剑南道设剑南节度使,益州属之。
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益州改为蜀郡,益州遂除。
古代的益州是现在的四川省一带。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其最大范围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扩展资料
汉代时云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国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当由缅甸海岸登陆而达永昌。《厄立特里业海航行记》关于印度东海岸以东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证这条路线。
英国历史学家哈威在《缅甸史》中说,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以缅甸为商业通道,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弥诺江经曼尼普尔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
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隋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此时益州仅为一郡之地。大业三年(607),又改州为郡。益州改为蜀郡,置太守。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称为益州,州置刺史。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开元七年(719年)剑南道设剑南节度使,益州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益州改为蜀郡,益州遂除。
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州治在雒县,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内,先后分置蜀郡、犍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宁郡、永昌郡、汉中郡、广汉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东郡、益州郡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位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